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
學名:Ricinus communis L. 科別:大戟科(Euphorbiaceae) 別名:肚篦、紅篦麻、天麻子果、篦麻子
種子上佈滿褐色斑紋,形狀好像牛身上的寄生蟲---牛蜱,所以叫「萆麻」,後來轉為「蓖麻」,老一輩稱它「大肥仔」。
原產地:非洲
分布:低海拔荒廢地
習性:耐貧瘠、適應力強
用途:在日據時,是重要的經濟作物,日本航空機的潤滑油,半數以上都是使用蓖麻油,所以日本人在台灣全島大力推廣栽種,如果民間種植則有補助及低利貸款的獎助。
種子:
藥用:提取蓖麻油(無毒)是輕瀉劑(緩瀉劑) ,可潤腸通便。
榨油,製造機械潤滑油。油畫也用來作為溶劑。
泡沫防止劑原料。
肥皂的原料。
製燈油(燃燒慢,無煙煤)。
蓖麻子的顏色相當鮮豔,亞、非地區的人們,經常將它拿來製作成項圈或是其他裝飾品
葉:有小毒。有消腫拔毒,止癢功效。是樺蛺蝶(波蛺蝶)幼蟲的食草之一。
根:浸出液治皮膚病和祛風活血,止痛鎮靜。
莖:中空,外皮光滑,幼莖密被白粉。 有青色莖及紅色莖
葉序:互生,具長柄
葉形:卵圓形,掌狀7~11裂
葉緣:小裂片鋸齒緣, 柄端有兩個腺體
葉質:紙質
葉脈:小裂片羽狀側脈
剛長出來的幼葉是磚紅色
花序:雌雄同株異花,呈總狀花序
花期:全年
雌花:在上方, 無花瓣,花柱3,先端再 2 叉,紅色
雄花:在下方 ,雄蕊多數,花絲多分枝,黃色
果實:蒴果,球形,有3個縱槽,外被刺狀物,成熟後3裂。
果期:花後結果
花後結蒴果,球形,有3個縱槽,外被刺狀物,成熟後3裂。
種子:矩圓形稍扁,表面光滑,佈滿褐色斑紋。
傳播:自力
紅色莖
青色莖
香山濕地的蓖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