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喬木
學名:Rhizophora mucronata Lam. 科別:紅樹科(Rhizophoraceae) 五梨跤屬 ( Rhizophora ) 別名:紅海欖
分佈:生長在河口沼澤地,台灣的紅樹林以五梨跤(紅海欖)的數量最為稀少,主要分布在台南市的四草與四鯤身;而水筆仔主要分布在台灣北部。
習性:喜陽光普照,不耐寒
五梨跤是台灣最典型的熱帶紅樹林樹種,由於綿延發達的支持根與寬大葉型,使五梨跤成為相當具有觀賞價值的紅樹林植物。
五梨跤的花期集中在七月,而在開花的同時,去年的胎生苗還賴在母株上生活,也就是說,今年開花結果後,胎生苗一直留著,直到第二年的七至九月才獨立漂流;胎生苗比水筆仔長上一倍,可達五十公分。
香山濕地的五梨跤集中在海山罟部份小區域,總數不到 40 棵,因環境溫度不似南部溫暖,生長較為緩慢,只能混雜水筆仔與海茄苳之中以擋寒風,86 年間種植至今(96)年始才發現開花繁殖現象,但由於97年2月約有3個星期長時間受冷鋒寒襲的關係,4月觀察時全數死亡。
莖:樹皮灰褐且光滑。
自莖上長出的多數氣根,氣根於中途分歧,延伸入地下而成支持根。
葉序:對生
葉形:卵形或長橢圓形,有厚皮層以防止水份散失,葉先端具有柔軟的凸尖。
葉緣:全緣
葉質:革質、光滑
葉脈:羽狀側脈
葉對生,呈長橢圓形,革質,較水筆仔大,背面有油點。
花序:腋生
花瓣:4 枚,邊緣有細毛;花萼 4 枚,淺黃色
花色:白色 6~7月
花期:7 ~ 9 月(香山濕地之植株)
花序:腋生
花瓣:4 枚,邊緣有細毛;花萼 4 枚,淺黃色
花色:白色 6~7月
花期:7 ~ 9 月(香山濕地之植株)
果實:胎生苗上有突出如疣的氣孔,長約 15 ~ 25 公分。1 ~ 4 月成熟
與水筆仔不同的是,其胎生苗胚軸上氣孔明顯,具有粗疣的外表,長度普遍較水筆仔的胎生苗長,成熟期也較長,約為一年。
香山濕地的五梨跤集中在海山罟部份小區域,總數不到 40 棵
自莖上長出的多數氣根,氣根於中途分歧,延伸入地下而成支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