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素養理念,結合「做中學/學中做」之體驗課程--筏現稻鄉,在實作課程透過教師間的協同教學與引導(Cross),學生間的混齡分組與跨年級學習讓孩子一步步的完成學習任務,透過每三年的循環學習48個課程,各個課程獨立存在又環環相扣(串珠式循環課程),交織成一幅絢麗成長圖像。
*以「水文知識通」為例
1.全校在大教室共同觀看水循環影片。
2.年級各別教學。
低年級教師進行引導。
3-6年級閱讀自學影片並完成學習單。
3.全校回到大教室,檢視學習內容。
以「統--分--統 」 混齡方式實施教學的單元
奇幻水旅程:稻米的一生、田間自然耕、水文知識通、探測水來源
筏現食農香:安全入水域、漂浮體驗游
重返溪尾寮:家鄉交通史、小小導覽員、淘寶在烏溪、水保愛地球、友善農耕作
*以「烏溪溯溪源」為例
家族內進行工作分工討論
家族組員大帶小、小幫大,互助協力合作
任務完成一起歡呼
以「家族式 」 混齡方式實施教學的單元
奇幻水旅程:烏溪抓蝦樂、溪尾植物通、烏溪魚類通、烏溪鳥類通、行至出海口、烏溪溯溪源、自動化農耕
筏現食農香:水域知危險、防災監控網、留住米營養、米食產品多、浮力與筏篙、造筏渡烏溪、日月潭造舟水上生活趣、稻米出好飯
重返溪尾寮:烏溪擺渡史、稻米的文化、掌中生穀粒、搭橋見溪望、媽助圳灌溉、謝天祈豐收
創意show溪尾:看見家鄉上、農產品行銷
四~六年級透過走讀家鄉、訪談耆老,錄製影片素材,且透過影片剪輯,完成「看見家鄉」紀錄片,並在成功大學發表,感動上映!
看見家鄉課程需要大量的資訊能力,因此我們先將學生分成一~三年級及四~六年級兩組,一~三年級以戲劇方式展演溪尾小劇場,四~六年級進行看見家鄉紀錄片剪輯,分成兩大組後一~三年級再異質分成三組,藉由戲劇展現創意,四~六年級分工合作完成『看見家鄉』紀錄片。 *以「以看見家鄉」為例
一~三年級藉由戲劇展演表現出河流上、中、下游不同的地形地貌,深化學習 。
以「二步驟 」 混齡方式實施教學的單元
奇幻水旅程:取水車製作
筏現食農香:米食真健康
重返溪尾寮:耆老來講古
創意show溪尾:看見家鄉下/溪尾小劇場、溪尾風箏節、竹藝玩裝置、溪藝花燈秀
*以「稻趣巧設計」為例
以「年段 」 混齡方式實施教學的單元
創意show溪尾:彩繪烏溪石、田野美風光、稻趣巧設計、英語話溪遊、烏溪英導覽、線上世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