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簡逢雅教師:
🖊️國語文競賽桃園市及大溪區作文比賽優異
🖊️第二十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
🖊️喜歡閱讀,推廣閱讀,希望學生藉由閱讀得到知
識和生活的力量🎁。
專文撰寫:「閱讀童年」
閱讀童年 張簡逢雅
如果您是一位閱讀教師,您會如何帶領孩子走入閱讀世界呢?國小階段的閱讀選書極度仰賴師長的推薦,在選書之時,我會優先考量孩子們迫切需要的內容。
甫上六年級的孩子,在面臨升學與人際之間,有許多的遲疑與不定,《青春正效應》恰巧能接住這時的徬徨無助,給予支撐。正如蔡淇華老師在書中解釋「中度干擾假說」時,提到:「『微不幸』就像是『中度擾動』,是生態中的風雨雷電,會『干擾』、也會滋養我們的土壤。於是我們的花園,生態日趨多樣,有花團錦簇,也有蝴蝶飛舞。」書中五十種效應與定律,有理有據的給孩子們方向,也能學習說明及引用,更為未來的學習,預備堅強的心志與素養「沒有裂縫,光就進不來;沒有擾動,就不會有上升氣流。」這說明也恰好呼應113年學測作文「縫隙的聯想」!
在文學選書上,《奇蹟男孩》與《仙人掌女孩》帶著孩子們從接納自己到與人相處,小說情節的引人入勝,也讓孩子對同儕互動有極大的帶入感。在虛構文學之外,也要讓孩子們在生活中懂得趨吉避凶,於是選用《少年陪審團》,讓孩子們研讀後,再於課堂舉生活實例對照。例如:在網路上和人起衝突會如何?爸媽對小孩的管教權、繼承遺產需注意什麼?怎樣算性騷擾……
中、低年級方面,著重創意啟發與思考連結。從《手斧男孩》的冒險小說中,揣測不便的情景,珍惜日常的幸福;看《小王子》的狐狸與玫瑰時,感恩身邊的「唯一」與「豢養」;運用《十一個小紅帽》的變化,挑戰舊瓶裝新酒的能力。
萬物皆文本,閱讀的材料不會侷限書本,我總是讓孩子們能從書中連結到生活,再從生活回溯書本,讓閱讀的美好能常據其心。如同中、高年級早已滾瓜爛熟的「仙靈傳奇」系列,故事再魔幻,不變的依舊是善與惡的選擇。
但儘管老師推薦的閱讀書目好看,絕對比不過抖音和YT的短影音,聲光效果勝過平靜的書面,在前額葉還未發展成熟的孩童身上,一段時日的觀看,足夠攫取幼小單純的心智,讓其逐漸不再有足夠的耐心讀書,更別說寫字!
親愛的家長,老師大聲疾呼閱讀的重要,比不上您的耐心陪伴。當孩子從學校帶書回家時,不妨放下手邊工作,聽聽孩子介紹書中內容,和他們討論與之相似的生活景況,這將是難得的「精心時刻」(註),讓孩子的童年,讀書,也讀心!
註:《兒童愛之語》將愛之語分成五大類:身體的接觸、肯定的言詞、精心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
性平教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