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測向接收機(測向機)的校檢與檢修
測向機是運動員“ 獵狐” 的武器。測向機的性能如何,對運動員技術發揮至關重要。無論是自製的還是產品測向機,在使用前都應當進行校驗;即使是使用過的可靠測向機,在更換了使用者後,新的“ 主人” 也應再次進行必要的校驗,掌握它很多,有靈敏度、選擇性、方向性、頻率覆蓋範圍、運動性、重量、輸出功率、防水性能、抗干擾性能等等。業餘條件下的校驗主要有方向性、靈敏度、衷減開關的適用距離和頻率覆蓋範圍四項。
一、方向性
這是測向機最重要的指票之一。要求在不同的距離都只有較小的指向誤差,即使在接近電台到相距3——5 米時,也應保持清晰而正確的指向。
方向性的校驗主要在近距離進行。為了防止電波反射造成影響和乾憂,設置電台時應選擇在無電力線、無高大建築物的平坦而空曠的場地。天線要按規定架設。80 米波段發射機天線盡可能堅直,確保發射垂直極化波。如果使用軟天線,可以用木桿或樹幹固定天線,如果天線過長,富裕部分應緊繞成團,置於天線的頂部。2 米波段發射機天線的振子應懸空並保持水平位置,離地面1.5 米左右。校測時,運動員持測向機在不同距離測向,檢查指向誤差角度。
80 米波段測向機雙向誤差較大時,主要檢查磁性天線部分。常見故障如下:
(1 )磁棒斷裂。由於天線線圈底筒具有夾持固定作用,磁棒在中部斷裂不容易發現,需打開天線盒邊遙拽磁棒邊看有無斷裂。發現斷裂時,應以同樣長度的中波磁棒換替,再微調天線配諧電容使對5.55MH Z 諧振。
(2 )磁棒在天線屏蔽盒內固定不牢,受振後露出盒的部分一頭長一頭短,對稱性被破壞。遇有這種種情況,應予復原並加固。
(3 )天線線圈不在磁棒的中心位置。
(4 )天線屏蔽盒嚴重變形成盒的“ 裂縫” 中堵有電阻較小的異物。此時應予整形,並剔除異物。
80 米波段測向機單向的較驗只有在確認雙向誤差不大的條件下進行。校驗時,應試驗在不同距離的情況下獲得良好單向時直立天線的不同長度。在近台區,直立天線長度大約20——30 厘米就夠了;在遠距離時,允許將直立天線抽長一些,以提高靈敏度。對單向不良,應首先檢查自己使用測向機方法是否正確,包括頻率是否調準,音量是否適當,直立天線長度是否適度等。如經檢查操作無誤,則可能存在以下故障。
(1 )單雙向轉換開關損壞。
(2 )調相電阻(該電阻在單雙向轉換開關附近,阻值取4.7K—9.1K )斷裂、同機殼相碰或阻值不當。
3 .直立天線(即拉桿天線)同機殼短路。短路常發生在底座和伸出機殼的開孔這兩個部位。
4 .直立天線到單雙向轉換開關間引線脫得焊或虛焊。
2 米波段測向機普遍採用振子天線。其方向性主要是由天線各振子的長度和各振子間的距離決定的。這些長度和距離在製作過程中,經過設計、試驗後,一般不再變動。方向性不良時,首先應檢查振子的順序裝錯了沒有以及會不會把幾部同型號測向機的振子混裝了。對於兩單元天線的測向機,還需檢查饋線、微調電容器、S 形移相連接桿這三個部位的焊點是否牢靠。
二、靈敏度
測向機也屬於無線電接收機。接收機靈敏度是指接收微弱信號的能力。測向機的靈敏度,最終反映在能在多遠的距離上聽到發射機發出的信號這一點上。靈敏度當然是高一些好,這樣,在很遠的距離上,別人聽不清、測不准的信號,你可以聽清、測準,就佔有優勢。
校驗測向機靈敏,可以採用運動員原地收測,發射機逐漸向遠距離運動時的辦法,也可以採用發射機固定,運動員邊測聽邊運動,逐漸拉開距離的辦法。無論用哪種辦法,為使結果可靠,都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信號源(發射機)和測向機的電源電壓正常。
(2 )地形平坦,收、發兩點連線上無高大阻擋物。
(3 )發射天線架設良好,能保證正常的發射。
三、衰減(遠、近程)開關的適用距離
現有的測向機多數設計有一個增益(即放大量)控制範圍很大的電位器。在需要降低測向機的靈敏度時,旋動這個電位器,可以同時改變高放和中放的工作點,大大壓低整機增益,使其足以滿足在近台區測向的要求。但是,許多測向機同時又設計有近台區專用的衰減開關,似乎屬於多餘的重複設計。其實,衰減開關是應運動員要求而專門設置的,用於判斷到電台的大致距離。校檢時,先在距電台約200 米處調諧信號,將音量電位器(即增益控制電位器)關小到約1/3 處,再將衰減開關撥到“ 近” 檔位,逐漸向電台靠近,到重新能聽清信號時停步。這時站立點到電台間的距離,就是衰減開關的控制距離。如果在校測時測得控制距離為90 米,此後在訓練中重複以上操作仍能聽到信號時,就可以估得電台已很近了(大約在90 米以內)。
不同的人對控制距離有不同的習慣和要求。有人習慣於150 米左右,用以判斷是否已進入近台區;有人習慣於10 米、20 米,用於判斷可否開始搜索。如果測向機衰減開關控制距離不符合使用者自己的習慣和要求,只需調換同衰減開關相連的衰減電阻的阻值。更換時不必耽心會影響測向機的靈敏度、方向性等其它指標。
四、頻率覆蓋範圍
競賽中,80 米波段使用頻率在3.5MH Z ~3.6MH Z 範圍內任選;2 米波段使用頻率在144MH Z ~146MH Z 範圍內任選。測向機應分別覆蓋這個範圍,並在上、下兩端各留出餘量。一般為3.45MH Z ~3.65MH Z 和143MH Z ~147MH Z ,以免頻率漂移後收不到信號。
校驗時,用標准信號發生器或良好的電台發信,分別發出上、下限頻率,再測向機接收,並在頻率調查旋鈕底下的機殼上做出標記,檢查餘量是否充分。測向機接收頻率一旦發生漂移,就應調諧本機振盪線圈電感量予以恢復。80 米波段測向機的本機振盪線圈外形同中頻變壓器相似,可以用改錐旋動磁芯。改錐口寬應當同磁芯口緊配合,免得撐碎磁芯。2 米波段測向機的本機振盪線圈多係單層繞製的空心線圈,可以撥動線圈,調節匝間的疏密改動電感量。通過上述調整,可以使測向機接收頻率的上下限同時向上或向下移動。
五、常見故障的檢修
以上介紹了測向機的四項指標的檢驗和校正。下面再介紹幾種一般故障檢修方法。
(1 )無聲(連電流噪聲都沒有)主要應檢查電池、電池夾、電源開關、耳機插孔、耳機線。耳機線常常在近插插塞和近耳機這兩個部位內部折斷(見圖4-2 )。檢查時,可以有大頭針刺進引線,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檢測,查出內部斷線部位。也可以戴上耳機,打開測向機,邊聽耳機中的聲音邊推拉耳機引線,找出折斷部位。為了減少折斷次數,在耳機插塞附近可以用圖4-3 所示方法進行捆紮。
(2 )音量或音調不穩定,主要應檢查頻率調諧可變電容器是否鬆動,音量電位器是否接觸不良。此外,印刷電路板的“ 地” 是用螺釘同機殼相連的,螺釘鬆動時也會出現這樣的做障。
(3 )一開機就能聽到“ 普普” 聲或嘯叫,且不受音量調節電位器控制,這種故障多系電源電壓過低引起的。
(4 )接收頻率範圍突然變窄,且調諧接收同一頻率信號時,調諧鈕所反映的位置不固定,出現這種故障是因為調諧電容內部鬆動了,應予換新。
(5 )80 米機接收信號時只有“ 普普” 聲,無悅耳音頻信號。毛病主要發生在差拍振盪器。應先檢查“ 報話開關” ,再查差拍級工作點。如均正常,可以選用合適的改錐,在接收信號的同時,調節差拍線圈(外形同中頻變壓器)磁芯,至音調悅耳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