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劇《牛談情》談什麼情?

/劉淑英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鄭柔幼兒教育學系四年級生

  2021年國立清華大學幼教系的幼兒劇主題為《牛談情》,以《西遊記》的牛魔王、鐵扇公主與紅孩兒等角色為基底,探討自身的情緒、親情與友情,並將劇情、舞蹈、科技融合,編創出奇幻亮麗的黑光劇場,展現出幼兒教育的STEAM課程特色。本劇由幼教系劉淑英副教授與音樂系張覺文副教授共同指導,幼教系111級大四同學擔綱演出,透過編、導、演、製的歷程,統整四年所學來體現美感素養。

海報設計劉孜庭

《牛談情》分為三幕劇情簡介如下:

森林裡的兩隻萬事通小鳥「談談」和「情情」吱吱喳喳地拉開序幕,告訴大小觀眾劇場禮儀以及森林大小事…

第一幕:牛蚊大作戰

 牛哞王是花果山的森林管理員,他平常的工作就是維護花果山的安全,常常需要幫忙滅火或是趕走偷砍樹的山老鼠,忙著工作的他已經很久沒有回家了。這天,他被山裡的蚊子吵得無法休息,美猴王和小猴子們想幫他抓蚊子王,卻都失敗!

第二幕:重現花果山

牛哞王和美猴王請蜘蛛公主和小蜘蛛們幫忙。擅長結網的蜘蛛們三兩下就用網子抓住了蚊子,牛哞王再也不會因為被蚊子叮而睡不著覺了!然而,森林的鳥兒發現垃圾人出現了。他們帶來了許多垃圾,將花果山變成了垃圾山。水精靈們挺身而出,將垃圾全部沖走,讓花果山變回原本乾淨的模樣。

第三幕:鐵扇俱樂部

 牛哞王的兒子紅孩兒在學校和同學小藍搶呼拉圈,老師打電話將這件事告訴紅孩兒的媽媽鐵扇公主。鐵扇公主召集鐵扇俱樂部的幼兒家長們商討教養問題,並請紅孩兒向小藍道歉。晚上,愛吃糖的小紫因為蛀牙而牙痛,兔爸兔媽趕緊帶他去看牙醫,身為牙醫的虎爸因而在鐵扇俱樂部聚會時教大家如何正確刷牙。刷完牙後,虎爸的女兒小橘因為不愛吃青菜而肚子痛,兔爸兔媽也教他們如何料理好吃的蔬菜湯,讓討厭青菜的小橘也能開心地吃青菜。這天也是鐵扇俱樂部「一家一道菜」的日子,大人們出門採買食材準備,紅孩兒帶其他孩子們一起做牛哞王的拿手菜炒米粉,結果卻失火了。牛哞王趕緊來滅火,將孩子們救出火場,並和妻子鐵扇公主、兒子紅孩兒一家團聚。

最後森林的萬事通小鳥談談和情情邀集大家來慶祝牛家團圓,拍出一張張美麗的全家福照片!

牛哞王一家

山裡的蚊子們

蜘蛛公主和小蜘蛛

  擔任111級清大幼兒劇《牛談情》總召集人的鄭柔表示,除了要和藝術總監劉淑英老師共同研擬製作與排練細節,還要照顧全班的分工合作協調,學會運用各類細節來統整從無到有的演出;同時在飾演美猴王的角色時,充分運用對舞蹈動作的能力,感受到劉老師對於每一位表演者量身訂做適性呈現之用心。此外,擔任主持人的詹韶恩和孫子晴提到,經由本次演出,不只是要運用樂器演奏來串聯各幕又要將鳥的靈動性放入演出中,隨著不斷練習漸漸發現「鳥」的靈魂在何處,並且掌握主持人凝聚觀眾進入劇情的氣場。身兼副導與演員的徐億詮則提到,需要將自己完全投射進角色,才能真正成為蚊子王以輕盈的身段、惱人的騷擾、狂妄的大笑,將叮咬牛哞王的互動傳達給臺下的觀眾,而自己也將他們的笑容納入囊中。亦為副導與演員的張靖翎飾演一個有心境轉折的角色,從一開始的懦弱退縮到後來的自信從容,從表演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演員必須同時兼顧臺詞、表情和動作,才能讓觀眾感受到戲劇張力。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葉薇薇飾演小蜘蛛角色,主要以黑光劇呈現,雖然沒有沒有台詞,卻能以曼妙的舞姿去呈現情境;尤其在揮動彩帶與蜘蛛網繩的時候,動作要明晰也要非常優雅。負責播音工程技術的邵苡涵說:「除了讓我了解音樂編輯和相關機器的操作方式外,也讓我看見一部戲完成的背後,是需要多少人付出他們的時間與精力,不厭其煩地練習再練習。一部戲缺少任何一個人,才能完成如此完整的演出。」

此外,現場觀眾回饋也給予廣大的回饋:「原來幼兒劇能夠做得這麼生動又富有意義「劇情圍繞在小朋友發生的生活主題」「運用演出素材的多元性,用好多有趣的方式傳達生活自理的概念」;觀眾也發現《牛談情》在美感藝術呈現方面結合STEAM課程的特色,尤其是在「現代科技融入的光影劇場」、「黑光彩帶舞與蜘蛛公主好美」等…讓科技也具有美感的溫度。有觀眾提出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幕演員演完還要身兼樂隊演奏,學生演員在舞台中穩健的表現也讓觀眾稱讚不已「從道具、音效、甚至是妝容和表情還有整個聲調的拿捏都很到位」。

在南大校區講堂甲的實體三場演出受到大小觀眾熱烈迴響,戴念華副校長、教育學院林紀慧院長、王子華副院長、王淳民副院長接皆蒞臨觀賞,並給予高度肯定!也由於疫情考量無法開放給予更多幼兒園與社區的小朋友觀賞,幼教系孫良誠主任表示透過《牛談情》的錄製與剪輯,將以線上劇場的方式呈現給更多關注清華大學幼兒劇的大小觀眾。以下為菁華連結網址:https://youtu.be/Y_Zu2syxx7Q

主持人

美猴王和花果山的猴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