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教授:林玉俊教授
細胞的胞器通常都是透明無色的,因此我們觀察的細胞都有在個胞器用不同顏色的螢光蛋白標定。為了特定觀察某一胞器,我們要對細胞照射激發光。激發光激發螢光蛋白後會產生發散光和熱能,這時我們可以知道激發光能量較高,波長較短,發散光則反之。為了激發正確的螢光蛋白需要照射比期待看到顏色更短波的光,例如要照射YFP(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時就需要用綠光。那要怎麼精準的照射特定波長的光呢?螢光顯微鏡有一組可以快速切換的濾片,功能像手電筒上的玻璃紙可以過濾光線。
左圖為我們這一組使用螢光顯微鏡的結果。左上為CFP(Cyan Fluorescent Protein)標定的高基氏體。左下為mCherry標定的粒線體。右上為YFP(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標定的內質網。右上為前三張圖的融合。
我們可以觀察到幾個有趣的現象,像是高基氏體都分布在細胞核的同一側,或者看到粒線體真的長得像細菌一樣,讓內共生假說中講到粒線體為好氧菌進入細胞這個說法更加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