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 課程

永續農業與社區敘事

課程介紹

本課程以跨域整合、行動導向和問題解決的服務學習為核心,以大林慢城友善耕作及其自然生態做為實踐場域,進行農業經濟的踏查與資料的搜集,透過農務工作的體驗與觀察,進行敘事書寫。除文字書寫敘事外,也配合跨領域議題,以敘事故事的方法,透過小組方式進行電子書設計,行銷小農友善耕作,建構社區農業得以永續經營發展。

教材大綱

學中做,做中學,經營自己的開心農場。

「生產」與「生態」的衝突與調和

敘事的理論與應用

文本導引與文字撰寫訓練

敘事-說故事:書寫與口語表達

主題構思與實作設計

數位內容產業、數位媒體應用及軟體介紹

平面排版、物件、路徑資料與文字排版

轉存與發佈、表格、圖片與多媒體、數位媒體實作

期末成果發表

生態旅遊與社區敘事

課程介紹

地方創生是近來頗受重視的課題,如何透過生態旅遊與社區敘事,提升農村地區傳統之一級生產至二、三級服務,以達到產業加值,是本課程討論的重點。生態旅遊方面,學生從生態旅遊發展的背景、生態旅遊的概念、制度的建立開始學習,透過實地參訪以及旅遊的體驗,強化其對生態旅遊的認知。學生在學習課程之後,能進一步學習批判、反思生態旅遊之實務操作,並能學習從不同利害關係者角度思維人與環境之關係。社區敘事方面,透過文字、影像的傳播來記錄及行銷社區。學生實地社區踏查與訪談,找出合適題材,進行實際採訪與拍攝,繼之將產出成果尋求各種媒體管道傳送出去,並能獲得媒體露出。學生能以其作品協助社區環境保護、社區事務與社區產業,建立其與在地社區的連結、為社區發聲,也即利他精神的實踐。同時培養學生收集及講述故事的能力,將收集來與生態、生物、文化相關的故事進行創意改編並與生態導覽結合,再以流暢的口語進行解說。進而,構思生態體驗活動,使遊客透過體驗進一步了解當地生態的特性。

教材大綱

生態旅遊定義、理念、要素及操作方式
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生態旅遊是萬靈丹嗎?
生態旅遊與社區

生態旅遊與環境教育

行銷的定義與範疇

社區參與行動企畫
社區參與行動範例觀摩

新聞稿、公關稿的撰寫

收集、改編與生態相關的故事

生態解說與地方自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