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姓氏筆畫排序

余虹萱

我的手語資歷是從大一開始到現在共14年

很高興有機會能參與《大象飛過我的耳朵》劇場視形傳譯工作坊,上課學如何用身體去表現出來、培養默契等,同時探索視形傳譯是怎麼樣的形式呈現,有一種感覺叫做「快樂時光總是特別過得快」,每次下課後就會還想要繼續上課。在這裡是能感受到彼此包容、肯定、鼓勵等,讓自己在不擔心會被責罵或是做錯事,而能大方接受對方和自己,真的超級棒。希望「劇場視形傳譯」能推廣,讓所有人知道聾人也能做得到,而且聽人、聾人都能合作無間,同時也希望我在這方面能持續進步。




林姵萱

豆比去年三月開始學手語

經營手語的自媒體,希望用有趣、活潑、多元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手語的樂趣!接著豆比又到處參加各協會的課程、參加手語導覽、自己做手語導覽、自己辦手語相關的活動、練習聚會…等等,最近幾個月也開始實際幫自己的聾朋友做翻譯練習~

對於視形傳譯課程的心得,豆比覺得已經滿到漫出來了,簡單來說就是如同奇幻旅程,劇場真的使豆比大開眼界、情緒噴射、熱情四溢,讓我放心、安心、又開心 😃

我想,對於「劇場視形傳譯」的期許大概是未來台灣也能在各縣市偏地開花,愈來愈多人看到它的價值,無論對於聽障者/聾人/聽人;對自己的期許是希望自己持續精進手語的能力,接著能夠將表演藝術與手語翻譯做很豐富、很棒的呈現,給所有人欣賞!







林麗媚

從民國68年在15歲時接觸手語,由志工到專職手語翻譯員至今已三十餘年

參與聾人協會的手家志工團舉辦過過「全聾體」、「台北聾劇團」活動。希望將手語翻譯的實務經驗與理論連結,以55歲高齡就讀碩士在職專班,並於111年6月取得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碩士論文學位,論文題目:台灣聾導覽推行現況分享。手語站人生大半生命,以手語翻譯與口語傳播註解這一生地美好獻禮。

有幸以學員身分參與工作坊課程,有別於以往是以手語翻譯員協助聾劇團溝通腳色。從這次工作坊課程中探索自我及劇場細節學習的增廣見聞。

之前聾劇團以聾人為主,手譯員協助溝通事宜。而今學習「劇場視形傳譯」手譯員加入劇場文化、劇場美學接觸,有更寬廣的角度與視野。期許能發揮手語翻譯專長與劇場學習融合,讓劇場成為多元友善的有愛無礙的空間。







周佩/陽光

手語名字為剪刀+女

曾任宜蘭傳藝中與關渡自然公園手語導覽員現任臺灣手語教支人員。

在學習手語的過程發現一般民眾對手語的誤解,比如學手語的學童可能不會說話,讓我萌生捍衛這優美視覺語言的起心動念,剛好子翎老師的文化平權計畫與我的理念相合,就算再忙也要以身相許,喔不~是以身相挺。每次上課像是回到純真童年,與大家一起把小時候最愛的辦家家酒遊戲拿出來玩,體驗到就算每人背景個性的不同,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彼此之間的平衡與和諧,把創作變得超級霹靂宇宙無敵有趣,好期待劇場視形傳譯的展演在我們用愛的流動下呈現會是什麼樣貌🥰😍😘




陳麗娟/糖糖

手語名k+女眼睛下手語從小是我的母語

曾任聾導覽解說員(宜蘭傳藝中心與關渡自然公園手語解說員),現任臺灣手語教職人員。當初報名擊鼓工作坊的動機是自己本身就很愛聆聽不同的樂器聲,第一次聽到劇場視形傳譯召集聽障人士及翻譯人員,就好奇上網查詢,才知道在美國常有聾人演出,看了影片很感動,就於是報名劇場視形傳譯,一上課就發現自己缺點很多,而且能馬上修整自己情緒,真的很喜歡這種的上課,不會給自己感覺被排斥的。







曾景娟

民國70開始學習手語到現在,有手語丙級及乙級證照。

工作坊上課,讓自己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培養和夥伴彼此的默契、信任,劇場視形傳譯的方式,還在努力摸索中!







葉少威

本人使用手語大概有30年

國小開始學手語,因不是讀啟聰學校,是專任老師來教基本手語,所以從大學開始學更下一階級的手語,現在上視形傳譯課過程中過得很愉快,有符合我表演的樂趣,所以從表演老師身上學習獲益良多,同學們大家互動也很愉快也上得很開心,對劇場視形傳譯的期許,是將學習後的成果分享給臺灣觀眾,讓觀眾瞭解視形傳譯劇場是怎麼樣子,讓他們擴大宣傳,讓社會看見我們,當然自已希望能努力表現更完美點的演出!







葉宇倫

自2007年接觸手語至今,一直在手語的世界悠遊

因為手語陪伴的人生,旅途無限繽紛的過程,讓最美的漣漪串起了生命的篇章。在工作坊中,由美國資深傳譯專家Kevin Dyels引領我認識視形傳譯的領域,接著透由兩位導師子翎及柏廷,帶領大象寶寶體驗劇場表演所需、所感及所樂,並藉由肢體的運動、想法的陳述及心情的抒發,完成「譯」鍋屬於我跟大家的湯,為後續的實際操作注入力量與溫柔,過程中,就像窺探紫禁城多寶格般,充滿期待及歡樂。


為期40天的展演,雖有謝幕的時候,但平權的種子已深植大家心中,所幸有前人走過的足跡,亦步亦趨引領我們臺灣視形傳譯到更寬廣的未來;期許自己像前人一樣,鬆軟了泥土,讓臺灣這片土地能佈滿平權芬芳的花蕊。

最後,謝謝一起走過的大家及勇敢向前的自己!







楊晶婷

我是聽障學員-楊晶婷,外號蜻蜓

第一屆大象飛過我的耳朵的大象寶寶之一,這一次參加第二屆,希望可以再續前綠,為藝術平權盡一份心力,我的手語資歷應該是全團員中資歷最淺,只懂一些基本手語的皮毛而已,會加入課程是好奇「劇場視形傳譯」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呈現,參加工作坊上課以來,每次都是以小孩子玩遊戲的心態來參與,就像一本未拆封的童話故事書,跟夥伴們一起打開這本書,透過彼此的想像力拼湊出精釆的畫面,好有趣啊。對於視形傳譯我還是抱著探索的心態摸索中,希望可以藉此增進我的手語轉換表達能力技巧,也很期待最後將會以什麼樣的雛形展現給大眾,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蔡其芳

我今年24歲,從大學時期開始學手語

學手語到現在差不多五年了。這次工作坊讓我體會到劇場的魔力,就是只要大家共同相信某一件事情,它就會變成真的,也學到了什麼是視形傳譯以及他和一般手語翻譯不同之處。我希望劇場視形傳譯在台灣可以發展得像美國一樣,讓聽障朋友有資訊近用權,也可以享受欣賞戲劇的樂趣。我希望我的手語可以不斷進步,當一個很優秀的手語翻譯/視形傳譯員。為聽障朋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