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會帶大家回顧並且了解在CCU要如何評估病人的預後,以及如何減少並且避免相關常見的併發症。這些Scoring system都提供超連結,方便大家計算使用。
•最常用的重症照護指標之一
A + B + C
A: 急性生理分數 acute physiology score points
B: 年齡分數 age points
C: 慢性健康分數 chronic health point
•可以對新入住重症監護病房的所有患者計算該分數進行風險分層
•通常需要定期重新校準,以反映患者變化 (例如Day1 and Day3)
評估項目
•體溫、心博數、平均動脈壓
•呼吸速率、動脈血氧分壓、吸入氧氣分壓(FiO2 > 50% or not)、
•血鈉、血鉀、白血球計數、血小板數目
•Glasgow昏迷指數
•History of severe organ failure or immunocompromise(例如HIV)
•有無急性腎衰竭
嘉義長庚APACHEII Score 計算網站 (點圖片連結)
相較於APACHE II,APACHE IV的生理標準從12個增加到17個,增加了新的變量,如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rombolysis,鎮靜劑對Glasgow Coma Scale的影響,重新調整的GCS量表,PaO2 / FiO2比率,疾病的subgroup與admission diagnosis。比較可以用來預測心臟相關疾病的Mortality。
APACHE IV score 連結的網站https://intensivecarenetwork.com/Calculators/Files/Apache4.html
在胸痛、喘的病人,常常有許多疾病需要鑑別診斷。在ESC 2020年 Non-STEMI ACS 治療指引推薦我們使用Heart score來評估病人的risk
用於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的系統,以預測和分層他們的死亡風險。
Arq Bras Cardiol. 2014 Aug; 103(2): 107–117.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若是年齡較大、心跳快、低血壓,Killip分級> I,前壁MI,old MI,creatinine升高、心衰竭病史或是周邊動脈疾病,則死亡率會上升。TIMI Risk Score for STEMI 是較為簡單的評估短期預後之工具,但是評估長期預後的重要性不如GRACE Score。
Acta Cardiol Sin. 2018 Jan; 34(1): 4–12.
Circulation 2000;102:2031–2037
點選圖會前往計算風險網頁
此量表將七項危險因子等值加權,用以分類unstable angina/non-STEMI患者的死亡和缺血事件風險,並為治療決策提供依據。
點選圖會前往計算風險網頁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GRACE) score 使用九個變量,適用於整個ACS範圍,以評估6個月的預後。該量表將各項危險因子分級,使得各項危險因子更能表現出相關的風險,因此也更具備學術機關像是歐洲心臟學會以及台灣心臟學會的重視。
Arch Intern Med. 2003 Oct 27; 163(19):2345-53.
點選圖會前往計算風險網頁
GRACE score 在 NSTE-ACS 很重要就是評估病人是否要緊急做心導管。Very high risk 應立即做(Immediate invasive strategy),high risk 24小時內做(Early invasive),Intermediate-risk應在 72小時內(invasive) 做心導管。
我們對病人 hemodynamic 的評估進行量化,fluid status可以換成 pulmonary wedge pressure,而perfusion可以換成 cardiac output 與 cardiac index。當我們算出 caidiac output 後就可以計算出SVR, PVR等重要的臨床參數,協助我們調整用藥,以及評估病人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