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系統思考與軟實力(溝通、對話能力),不再局限於事情或任務的處理而已,同時也關注「人」的需求與潛能。
結合專業教練與顧問輔導經驗,將組織經營的挑戰與議題,透過教練式的引導、對話,打破思考盲點與局限。
對於解決方案,不僅幫助團隊形成共識,更激勵高度的執行動力。
(一) 工作坊
對象:中階主管、高階主管、企業CEO
目的:
建立洞察人心的溝通能力;
逐漸改造領導文化
主題:
1. 教練式領導 - 洞察人心的溝通能力
2. 釋放領導力 - 釋放自我實現領導力,成為更好的領袖
可收穫什麼:
學習專業的溝通技能;
認識教練式領導;
評估教練的適用性
進行方式:
知識教導、操作演練、分享體驗;
每梯次24名以內;連續3天(6小時*3天=18小時);
雙教練協助進行實操演練
(二) 一對一教練
對象:企業CEO、接班人、高階主管
目的:
發展專屬、具有獨特性的學習方案;
挑戰其思維模式,激發其潛能
可收穫什麼:
以當事人為主體促進目標達成、同時達成組織對當事人的期待
進行方式:
6~12次教練會談(10~12個月期間進行完成);
3~4次會談結束後提出教練回饋報告(評估執行成效)
(三) 影子教練
對象:企業CEO、二把手、經營團隊
目的:
幫助當事人察覺思考盲點;
協助CEO診斷組織問題
可收穫什麼:
收穫基於事實的回饋;
分辨對象或組織的特質、風格與文化,制定拓展拉伸的發展方向
進行方式:
跟隨對象參與團隊會議;
提出教練回饋報告(聽取對象、頻率均視專案目的而定)
(四) 團隊教練
對象:高階主管及其團隊
目的:
達成組織期待的KPI目標;
藉由過程的共識,提升團隊協作的執行力
可收穫什麼:
優化團隊成員的思考能力;
促進團隊協同運作的效能;
改變組織文化於無形
進行方式:
教練參與團隊會議、設立團隊溝通的框架與討論程序;
處理團隊動力、衝突等議題以形成共識;必要時個別教練會談;
提出教練回饋報告(聽取對象、頻率均視專案目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