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了願禪寺
了願禪寺
濟公禪師開示
修行小品
修道釋疑
第80期-修道釋疑
第81期-修道釋疑
第82期-修道釋疑
第83期-修道釋疑
第84期-修道釋疑
第85期-修道釋疑
第86期-修道釋疑
第87期-修道釋疑
普化法語
佛典禪門公案
一、鬼逼禪師
二、非關文字
三、萬物平等
四、定與不定
五、路遇奇童
六、老婆禪
七、法佛無二
八、真見釋迦牟尼
九、一 乘了義,契自心源
十、傳法不傳衣
十一、人生五難
十二、粒米勝須彌
十三、不受懺悔之過
十四、掃地五德
十五、布施如播種
十六、呵斥戲論
十七、善士黃打鐵
十八、愚人集牛乳
十九、不受第二支箭
二十、放下放下
二十一、功德均霑
二十二、三重樓喩
二十三、四事不久常
二十四、求解不修行
二十五、獵人改業
二十六、打車?打牛?
二十七、學貴於行
二十八、手中業
二十九、心靈的畫師
三十、六尺巷
三十 一、說食不飽
三十 二、追逐擁有是業障
三十 三、點亮你的心燈
三十 四、老乞丐的感歎」的複本
三十 五、清淨莊嚴的清潔工
三十六、黑衣宰相
三十七、婆婆不如狗
三十八、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三十九、佛陀的遺產
四十 、誰贏了
四十一、安住貧窮
道場一隅
與我們聯絡
了願禪寺
了願禪寺
濟公禪師開示
修行小品
修道釋疑
第80期-修道釋疑
第81期-修道釋疑
第82期-修道釋疑
第83期-修道釋疑
第84期-修道釋疑
第85期-修道釋疑
第86期-修道釋疑
第87期-修道釋疑
普化法語
佛典禪門公案
一、鬼逼禪師
二、非關文字
三、萬物平等
四、定與不定
五、路遇奇童
六、老婆禪
七、法佛無二
八、真見釋迦牟尼
九、一 乘了義,契自心源
十、傳法不傳衣
十一、人生五難
十二、粒米勝須彌
十三、不受懺悔之過
十四、掃地五德
十五、布施如播種
十六、呵斥戲論
十七、善士黃打鐵
十八、愚人集牛乳
十九、不受第二支箭
二十、放下放下
二十一、功德均霑
二十二、三重樓喩
二十三、四事不久常
二十四、求解不修行
二十五、獵人改業
二十六、打車?打牛?
二十七、學貴於行
二十八、手中業
二十九、心靈的畫師
三十、六尺巷
三十 一、說食不飽
三十 二、追逐擁有是業障
三十 三、點亮你的心燈
三十 四、老乞丐的感歎」的複本
三十 五、清淨莊嚴的清潔工
三十六、黑衣宰相
三十七、婆婆不如狗
三十八、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三十九、佛陀的遺產
四十 、誰贏了
四十一、安住貧窮
道場一隅
與我們聯絡
More
了願禪寺
濟公禪師開示
修行小品
修道釋疑
第80期-修道釋疑
第81期-修道釋疑
第82期-修道釋疑
第83期-修道釋疑
第84期-修道釋疑
第85期-修道釋疑
第86期-修道釋疑
第87期-修道釋疑
普化法語
佛典禪門公案
一、鬼逼禪師
二、非關文字
三、萬物平等
四、定與不定
五、路遇奇童
六、老婆禪
七、法佛無二
八、真見釋迦牟尼
九、一 乘了義,契自心源
十、傳法不傳衣
十一、人生五難
十二、粒米勝須彌
十三、不受懺悔之過
十四、掃地五德
十五、布施如播種
十六、呵斥戲論
十七、善士黃打鐵
十八、愚人集牛乳
十九、不受第二支箭
二十、放下放下
二十一、功德均霑
二十二、三重樓喩
二十三、四事不久常
二十四、求解不修行
二十五、獵人改業
二十六、打車?打牛?
二十七、學貴於行
二十八、手中業
二十九、心靈的畫師
三十、六尺巷
三十 一、說食不飽
三十 二、追逐擁有是業障
三十 三、點亮你的心燈
三十 四、老乞丐的感歎」的複本
三十 五、清淨莊嚴的清潔工
三十六、黑衣宰相
三十七、婆婆不如狗
三十八、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三十九、佛陀的遺產
四十 、誰贏了
四十一、安住貧窮
道場一隅
與我們聯絡
佛門禪典公案
二十五、獵人改業
【獵人改業】
羅閱祇國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很多,風景奇美。山下住著幾百戶人家,全以打獵為業。天亮時,男人就到山上去打獵,晚間帶著鮮血淋漓的獸屍回來。女人們則在門口等候,他們不懂仁義道德,過著像原始一樣的生活。
佛陀在定中觀察他們得度的機緣已經成熟,便到那裏,坐在一棵大樹下,身放光明,將山中木石照耀成金色。此時,山中男人都出去打獵,唯有女人看見佛陀的光明,光耀奪目,爭先恐後來到佛前頂禮膜拜。佛陀以微妙音聲對女人們說道:「我和你們有緣,特地來教化你們,你們應該行仁慈之心,不要再以殺生過活。殺生的業,罪惡無比,行道的人不可如此。為了自己的口福而拆散禽獸的恩愛骨肉,這是殘忍的行為;我們為自己想,也應該為他人想才是。」
佛陀的法音,聽得婦人們感激流淚,她們對佛陀說道:「我們山民以獵獸為業,所以以肉為食。我們雖然想供養佛陀吃飯,但不知佛陀能不能吃肉?」
佛陀平靜地說道:「諸佛之法,不以肉為食,你們不必辦了,我心領你們的誠意就是。」
眾婦人又勸道:「佛陀,這又不是你殺生,吃些淨肉有什麼關係?」
佛陀告訴她們:「人類生活在世間上,所食的魚肉無量無數,你們何不作些有益的食物,偏偏要殘害生靈,以他人生命來養活自己。當我們身死之後,墮入惡道,永無出期。如果人人都能飲食五穀,一定會增延壽命。殺生食肉,反而會多病多夭亡。殺害他人的生命來養活自己的生命,罪業無量無邊,能仁慈不殺,到處無患。」
這時候,男人們打獵回來了,看見婦人們都圍坐在佛陀的面前,一時怒火中燒,懷疑瞋恚,拿起弓箭欲殺害佛陀,婦人們趕快阻止道:「不要射!不要射!這位是聖人,不可怠慢失禮。」
獵人們見到佛陀莊嚴相好,也就來到佛陀座前懺悔頂禮。佛陀見他們生起善心,再為他們宣說殺生之罪,獵人們聽了之後,歡喜信受,接受三皈五戒,各各搬家,離開此山,發願不再殺生,從此他們改業經商務農,不再以邪命為業了。
是故偈曰: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