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寬口菌瓶
上圖為窄口菌瓶
今天來淺談自己對於菌瓶飼養的看法和經驗😆
起初,菌瓶原本是菇農拿來種香菇用的,結果日本人發現菌瓶居然也可以拿來養鍬形蟲,於是開發出適口性更好的菌瓶給鍬形蟲吃,除了能有效控制蟲吃速度,也可以控制品質,讓幼蟲吃到的木屑都是最新鮮營養的,還可以縮短幼蟲期,真的是一舉「數」得啊!
但是這兩種菌瓶都各有優缺點,先來談談窄口菌瓶。
1.木屑在填充時壓得比較緊,幼蟲在裡面比較有安全感,不容易發生暴走、鑽爛菌瓶的現象。
2.瓶身較軟,容易用美工刀切開取出幼蟲
1.瓶口大部分都用棉花塞住,容易被雜蟲入侵,導致菌瓶劣化速度加快
2.超過8公分的蟲要橫放菌瓶,避免蛹室過小,造成鍬形蟲羽化不全
3.堆疊不易,不能活用空間(有苔籃除外
4.橫放菌瓶時,如果沒有堵住開口處,幼蟲容易跑出來
1.瓶身厚,可以做二次利用
2.木屑裝填時比較鬆散,能讓L1的幼蟲在裡面安然吃到L3
3.瓶口有蓋子蓋住,可以預防雜蟲
4.可以堆疊
5.橫放菌瓶不用擔心幼蟲會跑出來,瓶口有蓋子擋著
6.能一次入2-4隻L1幼蟲,等L2時再分裝
7.可以做半人工蛹室(欲知詳情請點我)
1.瓶身厚,幼蟲取得不易,在挖幼蟲時要小心,避免「串燒」的情況發生
2.木屑填充時較寬鬆,L3後期的幼蟲容易有爆衝、鑽爛菌瓶、掉克等風險。
還沒走完菌的寬口菌瓶
充滿食痕的菌瓶
今天用菌瓶來養蟲,不是說你入菌瓶一定會出大蟲,同時還有「管理」,如果菌瓶不幸中雜菌,或是劣化,就要趕快換菌瓶。另外,用菌前也要看該蟲種適不適合吃菌,如果今天你丟一隻不吃菌的蟲進去,等於直接讓蟲去送死,請務必做好功課。
使用菌瓶前,最重要的是這一點:
菌是一種活的生物,把蟲丟進去菌瓶等於蟲和菌之間是競爭關係,不是蟲吸收木屑和菌瓶的營養長大,就是菌把蟲包掉,而避免讓菌的活性太強,就去需要低溫去延緩走菌的速度,讓蟲能成長茁壯。
其中,走菌會產生「熱」,內部溫度最高可達到40度,所以請選擇走好菌的菌瓶來使用。
冬天用菌還好,但夏天動輒就是30~35的高溫,菌瓶內部是不透氣的,蟲很容易被悶死、熱死,建議是有溫控的人,再來使用菌瓶來養蟲。
一般來說,過了兩個月就要換一次菌瓶,除了菌瓶本身已經朽化了,要換新一瓶營養的菌給蟲吃,另外就是當菌瓶已經充滿「食痕」,也要記得換菌。
想必新手在於挑菌瓶時一定和挑拔辣一樣,不知道要選哪個,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
差不多就這樣啦
想到我再補上去,如果任何問題,歡迎用Instagram 詢問,我會把大家的問題整理過後,再一起補上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