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君安達
此篇給有養過安達的蟲友們參考
有養過才比較容易了解我的意思
這次非常幸運,朋友的怪物君安達爆產,所以也分送了一些給我,所以才有機會可以養到一條這麼棒的血。(以下照片皆是取前三名的體重放上來)
這次養到嚮往已久的怪物君,在幼蟲的飼養上,特別有感,前期L1拿到的時候,都是照標準飼養程序,直接入袖珍菌,只是在入菌的時候,我會把菌的洞口挖寬一點,減緩菌走的速度,讓幼蟲有成長的空間與時間。
3月L1直接入菌放四個月,這個決定其實滿賭的,因為不知道菌能不能維持這麼久,也不知道幼蟲能不能活下來,照理來說應該要L2入會比較好哈哈,如果幼蟲體質不好會被菌包掉,不過被包掉就當作是篩選掉囉,省菌、省錢、省時間。
養怪物君的後代,最有感的是幼蟲的體重,因為L1入菌後四個月後直接開,L3第一次量的體重幾乎都有在30克左右,這已經是可以摸80mm的門檻了(飼育紀錄請直接看懶人包)。
一般來說,飼養大扁大鍬都是兩個月換一次菌,但是後來我發現如果是有經驗的玩家,可以調整成2.5個月換一次菌,視幼蟲吃菌的情況彈性調整,畢竟每隻幼蟲的情況都不大相同。
在三齡後第二次換菌,大家的體重均落在41-48克之間,這真的很令人振奮,畢竟再換一次就可以過50克大關了,所以那時候非常期待可以過50克,48克的甚至有機會可以問鼎55克。
不過期待總是美好的,因為在兩個月,我發現幼蟲都在暴走,從菌瓶的外觀可以看到幼蟲暴走的木屑和吃過的顆粒差很多。
左邊是暴走時會出現的木屑,木屑粒粒分明。右邊有吃過的,看起來比較朽一點,比較紮實。
遇到暴走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催蛹,我通常會用800杯催蛹,催蛹時請不要把原本菌瓶的木屑混到催蛹的木屑裡面,袖珍菌的菌性較強,混進去怕有走菌風險(走菌會造成內部溫度拉高)
催完後通常3週內會推蛹室,如果沒有推蛹室就放著,我個人不會把幼蟲又放回菌瓶裡,因為他就是在暴走了,幹嘛放回菌瓶裡?
一般來說蛹室都會做在底部
明顯的推土痕跡
挖到土的顏色有不一樣時,就要小心挖
當大家都化蛹、量完體重後,大約落在23-29克之間,安達前蛹期大約三週,蛹期大約一個月,大型個體蛹期會比較久一點,大約一個月又兩週。安達的蛹是一件非常棒的藝術品,帥氣的大顎配上寬厚的頭部,讓人更期待羽化的那天到來。
血統蟲在羽化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為累代的關係,容易會有爛血的情況出現(中大、亞齊巨扁的情況更常見),所以建議大型個體都要親自顧。
通常羽化有問題,都是內外翅蛹皮沾黏導致蟲無法順利脫離蛹皮,就會造成爛翅、燕尾等情況。
當腹部脫水完後,蛹皮會明顯黏在腹部上,顏色很深,生殖器也會有脫水、容易沾黏木屑的情況。
此次飼養中,有一隻在羽化時有內翅沾黏的情況,情況緊急,直接動手脱皮了,忘了拍照,事後才想起來,真的是很可惜。
剛化蛹,水水的
準備羽化,大約再3天
大約三小時內會羽化
此次安達我用20度去養,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的安達都習慣一年出來了,大約8個月就開始衝刺暴走了,日本人用菌養都可以養到兩年,我卻養不到,不知道養好養滿兩年可不可以上90mm,沒辦法養這麼久實屬可惜。
怪物君的特色就是體型壯碩、寬厚、容易大,但這也造就怪物君要過8,幼蟲體重也要比較重,因為部分重量會長到體寬上面。
在這次的飼養中,有換血的CBF1怪物君,蛹重28克/羽化87mm,未換血的蛹重28克/羽化85mm,怪物君體型明顯較為厚實,換血的CBF1較為修長。
左邊85mm/右邊87mm,可以比較一下體寬
附上這次養最大的成果,硬了只剩87mm
另外,這次也是被大村搞了一波,最後一次換的菌瓶都變成巧克力布朗尼,我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救了,只能想辦法催蛹,保留剩下的體重,至於沒救到,成了此次最小的79mm,原本我想整批過80的(哭
用菌風險真的很高,用木屑比較實在
但我真的很懶得壓木屑哈哈
大村巧克力布朗尼
哎喲!居然還可以化蛹
佛祖保佑XD
安達祐實大鍬形蟲沉著又冷靜的個性,厚實又強壯的身體可謂是黑蟲的經典代表。
你怎麼能不愛安達祐實大鍬形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