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安達祐實大鍬形蟲
學名:Dorcus Antaeus
產地:不丹、尼泊爾、泰國、馬來、越南、西藏
成蟲飼養難度:★★☆☆☆ (普通)
幼蟲飼養難度:★★★☆☆ (普通)
繁殖難度:★★☆☆☆ (普通)
成蟲大小:
雄蟲:33~93mm 母蟲:31~51mm
幼蟲期:10~20個月
溫控:建議溫控,溫度:20-25
厚實而寬闊的身軀,搭配上帥氣的大顎,是安達祐實的最佳寫照。
一般人安達祐實大鍬(以下簡稱DA)的第一眼,一定會覺得這隻蟲有夠兇,但這隻蟲的個性與他實際上的外表卻是大相逕庭,DA十分害羞,平常也不太會夾人,很適合小朋友拿在手上把玩。
其實DA的產地非常非常的多,從中國雲南到緬甸、泰國、越南都有,以下分為幾個亞種
DAA:Dorcus antaeus antaeus(原名亞種)
DAM:Dorcus antaeus miyashitai
DAD:Dorcus antaeus datei
懶人包:如果想要養出大型的DA,在挑選或是購買時可以直接挑選喜馬拉雅山系的DA,什麼叫喜馬拉雅山系的呢?請直接看下圖
圈出來的部分就是喜馬拉雅山系,這些產地的DA都有本錢可以直接挑戰90mm的大小
鋼托克產的DA
相信寫到這邊,一定會有人問我要選哪個產地比較好
我的建議是:
請挑大吉嶺、鋼托克、不丹、雪剛、西藏這些主流的大產地下去飼養,只要好好飼養,定期換菌瓶,要過80mm是不難的><
當然還有第二個選擇,就是直接選擇「怪物君」這個血統,這是玩DA的人會有接觸到的一個血統,而這個血統的特色就是「粗」、「厚實」,牙粗、頭粗、胸粗,但還是有很多不肖蟲友會假冒血統,購買時建議找信任的店家購買,才不會造成花時間養出不滿意的蟲的慘劇
DA的投產分常簡單,只要木屑壓一壓就會生了,沒意外生個3、40隻都是家常便飯,當然要用產木投產也可以,不過既然可以省成本何必去買產木呢?
不過我自己用產木生DA剛好遇到幼蟲被天牛幼蟲吃光的悲劇,害當時剛入坑的我,對產木的陰影極深。
DA是一種好生好養的大鍬,非常適合新手入大鍬坑玩的一種蟲種,唯一最要求的就是溫度,一定要溫控才可以養得活幼蟲,因為他本來就是生活在喜馬拉雅山的蟲種,台灣的天氣真的是熱到一個歪頭,夏天的溫度動不動就是30度以上的高溫,如果想好好飼養,養出一隻80mm的DA,建議一定要溫控阿。
這是飼育紀錄,當初在2021/7/4拿到其他蟲友不要的DA,拿到的時候已經L2了,通常大鍬大扁都是吃秀真菌比較好,雲之菌也可以吃啦,只是我沒實驗過,歡迎有經驗的朋友分享一下心得。
2021/9/18時確認是L3公蟲,在同年的12/19量體重,確認是35.8克,而最神奇的是我明明才讓他吃第三罐而已,身體已經這麼黃了,於是就入了第四罐,並在2022年2月就做好蛹室了,幼蟲期大約9個月而已,實在是有點快,經過和朋友的討論後,得知過80mm需要40克的體重才比較穩,於是當時就抱著羽化後大約75mm的心情來迎接這隻蟲。
2022/3/4剛羽化,感覺還水水的
2022/3/23 隔兩週,漸漸轉為粉粉的感覺
2022/4/7轉黑即將羽化
2022/4/8下班一看,居然偷偷羽化了
2022/4/9早上發現都已經差不多了,謝謝你平安羽化
2022/4/9
2022/4/11
2022/4/12
人生第一次養DA,感覺好像蠻大的,所以就盡量「精確」的量量看這隻的大小,沒想到居然有超過80mm,真的是撿來的,人生第一次養居然就有這種成績,真的是非常的幸運。
安達祐實大鍬形蟲是一種簡單好飼養的入門蟲,只有有溫控,成績基本上不會差到哪裡去,這次的養法是2個月換一次菌,我想未來應該會調整成3個月換一次,如果菌沒有爛,就是少打擾幼蟲,讓他居食在裡面就可以了。
祝福大家都能出大蟲,有問題歡迎利用Instagram 來與我討論😊
在這次飼養DA的過程中,其中一隻公蟲一直不做蛹室,同期的公蟲都已經化蛹,而通常遇到這種蟲,唯一的解法就是催蛹,反正它拖著問題只會越來越多,於是就把這隻33克的幼蟲用500杯催下去,結果就化蛹了😂
先開一個洞確認空間大小
慢慢撥開
看起來還不錯,期待羽化的成績
結果這隻羽化居然有有80,我真的是笑翻,催蛹真的是太美妙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