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於新資訊的接收以視覺為主,因而現今在電腦上的表達媒體有越來越多元的趨向。在此一研究中,我們探討在3D動畫製作加入動作捕捉的技術以提高在動畫中的擬真度以及流暢度,並能經由3D的模型視角轉換讓觀察者能從各種角度來檢視,甚至在光澤以及表面材質上也能忠實呈現。
在過去的動畫製片過程,動畫角色的動作、表情要做得生動,後製特效人員需投入相當多的時間、精力。而現在,搭配動作捕捉系統,貼在身上的感測器,無論是細微柔和的身體動作,或大動態的奔跑 、跳躍、翻騰等動作,都能夠完整地記錄人體的真實擺動,繼而套入至我們設計的動畫中,以完成一段完美的演出。
1.動作資料合成:將動作匯入人物模型的骨架資料中,接著調整每個骨架的結束動昨至下一個動作的起始座標,調整完成後就可以進入到將每個動作資料都合成在同一個模型的骨架資料上面。
2.場景製作:基本上分為三大重點:透明度、折射率(密度)以及光線穿透程度(深度)。根據環境調整物件的光線及陰影,主要為調整陰影細節取樣值,以及陰影模糊面積,並在整體環境中做最後測試值到融入背景為止。
3.運鏡技巧:把攝影機的Root設定為人物角色模型以便於鏡頭會保持面對角色模型本身,之後再決定好的時間點插入關鍵影格後選擇LotRot,以便於在該時間點保存對攝影機的位移量以及旋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