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海裡的外來種?

所向披靡!無憂無慮!從何而來?該往哪去?

活動說明

我們希望以多樣多元的教育方式讓更多人因環境而感動,進而願意去接近、去了解。

介紹海洋外來種的主題,跳脫以往僅在餐桌上或是海灘、海港認識海洋生物的刻板印象。

強調所有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與人一樣為了生存而勇敢強悍的努力活著,

但因人類的不了解或自私,導致有海洋外來種的產生。

希望實際案例能喚起大家對於水生生物的了解與關注,進而喚起保育意識,

讓我們更能以尊重的態度與眼光看待地球上所有生命。

很多時候,知識真的不是重點,重點是養出那顆尊重環境的心。

海裡的外來種?

海洋因為是相連結的,在海洋生物的地圖裡,只有要花多久時間、好不好遷徙的問題。生物不若陸地般有地理隔離,因此在過去很難界定誰是外來種、誰是本土種、誰又是特有種。但是,因為人類科技的發達,交通的進步已連帶的讓一些海洋生物們快速的入侵牠們原應花極長時間才會抵達的地方。結果就像是當年發現美洲新大陸一樣,兇狠新住民在原住民都還沒反應過來時,大肆掠奪棲地與資源。短時間下就讓這片海洋被抄家滅族、哀鴻遍野。各種強悍的海洋生物牠們是如何的在新的環境裡左攻右守、張牙舞爪的欺壓這些在地海洋原住民呢?而原住民們又會如何頑強的抵抗"外侮"呢?

講師:林雋硯博士

研究海洋生物研究已經十多年的雋硯,常在水下近距離觀察海洋生物,因此對於水下珊瑚礁區的各種海洋生物有非常深刻的觀察。當天的演講就是一個接一個海洋外來種如何稱霸海洋各處的故事,從跟著貨輪環遊世界的藤壺,到張牙舞爪的獅子魚在美洲加勒比海如何令其他生物聞風喪膽、人類養殖外來種在各地造成甚麼樣的破壞、放流與放生行為是否會造成族群大融合?最後當然是討論自以為地球主宰者的人類,我們這個"超級外來種"到底對海洋造成了甚麼影響?!內容除了驚異有趣、發人省思外,還會以科學的角度分析討論接下來的我們該如何承擔起補救海洋的任務,包括了:近期的亡羊補牢、往後的預防措施、長久的復健與保護。

場次

第一場

時間:5/19(日) 1400-1600

地點: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地下一樓演講廳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第二場

時間:8/16(五) 1900-2100

地點: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辦公室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致遠一路二段111巷5號1樓

手刀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