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深海、南極、北極,都是神秘奇幻,我們一般人極難踏足的地方,如果有機會能去,又能在那奇幻之地進行自己最愛的海洋生物調查,你,去不去? 海科館的廖運志博士,就是如此受海洋眷顧,能夠到北極與深海進行科學調查。 來聽聽暖男運志博士的海洋經驗吧! 聽聽陽光溫暖的他,生命中經歷過的闇黑、霜雪、冷冽。
一輩子在海上飄蕩的船長,應該是最靠近海洋、最有資格說說海洋的!
海對我們來說是偶一為之的浪漫,但海對船長與海洋科學家來說,
是呼吸、是血肉、是每天奔騰的戰場,是寬闊豪壯的想望,
當然也是每天魂牽夢縈的心神歸處,
在陸地上的日子,思緒都會飄向海洋,
想著藍色的波、浪、 風、流,
念著船上的 搖~搖~晃~晃。
簡介:整場演講就是一個接一個海洋外來種如何稱霸海洋各處的故事,從跟著貨輪環遊世界的藤壺,到張牙舞爪的獅子魚在美洲加勒比海如何令其他生物聞風喪膽、人類養殖外來種在各地造成甚麼樣的破壞、放流與放生行為是否會造成族群大融合?最後當然是討論自以為地球主宰者的人類,我們這個"超級外來種"到底對海洋造成了甚麼影響?!
內容除了驚異有趣、發人省思外,還會以科學的角度分析討論接下來的我們該如何承擔起補救海洋的任務。
跳脫以往僅在餐桌上或是海灘、海港認識海洋生物的刻板印象,強調所有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與人一樣為了生存而勇敢強悍的努力活著,但因人類的不了解或自私,導致有海洋外來種的產生。希望實際案例能喚起大家對於水生生物的了解與關注,進而喚起保育意識,讓我們更能以尊重的態度與眼光看待地球上所有生命。
簡介:
曾擔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的教育家理查德·萊文(Richard Charles Levin)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TAMEE想傳達海洋第一手的消息,讓國人更深刻的體會台灣海洋的豐富與美好,喚起並建立海洋民族的自覺與自信,更認清仍需努力的方向,讓國人在對待環境上知所分寸 ,知所進退。
唯有清晰的看清過去、理解現況,才能平實的做出理想的判斷
這也是教育該朝向的方向,不應過度做出個人的解讀,因為沒有人知道未來的變化,或許我們認為的真理,未來會全面翻盤,教育能做的就是盡量不帶個人色彩的忠實呈現,讓大家清楚的了解台灣海洋的過去與現在,優勢與劣勢,讓國人走進各個海岸現場,去聆聽、去觀察、去體驗,去親身接觸,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反思,才能平實客觀但積極的邁出海洋民族的下一步, 重塑台灣人的海洋DNA,重新植入勇敢積極、不怕困難、勇於接受挑戰、謙虛包容萬物、廣闊胸襟且敬天敬地的海洋基因,讓臺灣朝向真正的海洋 國家邁進。
以教育為手段,重塑台灣人的海洋DNA,讓台灣踏上海洋國家的旅程。
簡介:了解數百、數千、數萬、數百萬年來,台北盆地裡發生的、早已融入在我們生活中、與食衣住行、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息息相關的海洋故事,關於火山的、地質的、關於原住民的、關於信仰、產業發展、大航海時代、關於祖先辛勤開發的、關於征戰殺伐、夢想、困頓、汗水、也是關於機會與挑戰的。
要讓大家明白,所有自然環境都是一體的,看似不靠海的台北市,原本就跟海洋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