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後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93週 第47~48篇
(當篇讀經:林後八15,九1~15)
第93週.第四日
第四十八篇 使徒關於供給缺乏聖徒的交通(三)
當日讀經:林後八15,九1~6。
哥林多後書第八章
肆.使徒關於供給缺乏聖徒的交通 八1~九15
一.來自四方的恩典 八1~15
哥林多後書第九章
三.給與成為祝福,不成為貪婪 九1~5
四.為著收穫義果而撒種 九6~15
八15如經上所記:「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九1關於供給聖徒的事,寫信給你們,於我原是多餘的。2因為我知道你們的熱切,就是我常對馬其頓人所誇耀你們的,說亞該亞人在一年前就豫備好了;你們的熱心便激動了許多人。3但我打發那幾位弟兄去,使我們在這方面為你們所誇耀的,不至於落空,好叫你們照我所說的豫備好,4免得萬一有馬其頓人與我同去,發現你們沒有豫備好,就叫我們所確信的蒙羞,你們就更不用說了。5所以,我想必須勸那幾位弟兄先到你們那裏去,把你們先前所應許的祝福事前安排好,使這事如此豫備好了,就成為受者的祝福,而不成為施者的貪婪。6還有,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
收取和撒種
神子民的兩種生活方式
神平衡祂子民中間的供給
禱讀:
林後8:15 如經上所記:「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林後9:6 還有,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
生命讀經:
保羅在林後九章再加上一點關於供給缺乏聖徒的話。這些話看來似乎是不需要的,因爲我們可能認爲,保羅在八章所說的已經足彀了。照你的領會,保羅在九章爲甚麼說了附加的話?你若再讀這兩章,你可能認爲,關於供給聖徒的交通,在八章前半已經說得彀了,所以八章後半和九章整章實際上是不需要的。我們必須問,保羅爲甚麼在這件事上花這麼多篇幅。我們會看見,保羅這樣作是與一些深邃的思想有關的。
收取和撒種
保羅在八章、九章中的思想很深奧。要領會這個深奧的思想,關鍵在於兩件事。第一,保羅在八章十五節說,『如經上所記:「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這是引自出埃及十六章十八節,關於收取嗎哪作每日供應的事。使徒保羅爲甚麼把供給缺乏聖徒物質的東西和收取嗎哪的事連在一起?我們若深思這件事,就知道用物質的東西供應缺乏的聖徒,必定是爲着他們日常的生活。以色列人收取嗎哪,是爲着他們日常的供應,而用物質的東西供給缺乏的聖徒,也是爲着他們日常的供應。保羅所引用出埃及十六章十八節的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使我們懂得他深奧的思想。
在林後八章和九章,與保羅深奧的思想有關的第二件事,就是他在九章六節論到撒種的話:『還有,那吝嗇着撒種的,也必吝嗇着收穫;那帶着祝福撒種的,也必帶着祝福收穫。』(直譯。)在這裏,保羅把供應物質的東西給缺乏的聖徒,比作撒種。撒種和收取嗎哪一樣,都是爲着日常的供應。因此,收取和撒種都是爲着同一個目的,因爲二者都是爲着我們的生活。
神子民的兩種生活方式
在聖經中,神的子民有兩種生活方式。第一種是根據神命定的自然律,就是撒種和收穫。在創世記三章,神命定人要耕地纔得糊口。所以撒種是爲着人的生活。這是照着神所命定自然律的方式。沒有一個民族或國籍的人,可以不撒種而生存,不耕種而存活的。耕種就是撒種和收穫。
第二種方式是靠着神的手所施行的神蹟而生活。以色列人在埃及地時,是靠着自然律生活。但他們出了埃及,在曠野飄流時,乃是靠另一種方式生活,就是靠着神蹟生活。他們在曠野沒有撒種,卻有嗎哪收取。我們可以說他們未曾撒種卻有收穫,因爲他們收取嗎哪,就是收穫。以色列人在曠野,一直未曾撒種,卻一直有收穫。從天降下的嗎哪,代替了撒種。人只能作撒種的工作,惟獨神能叫嗎哪從天降下。以色列人在曠野,收取神所降的嗎哪。
根據出埃及十六章,以色列人是在每早晨收取嗎哪,但是安息日除外。他們在第六日要收取雙倍的量,好在安息日那天彀用。出埃及十六章十七至十八節說,『以色列人就這樣行,有多收的,有少收的。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各人按着自己的飯量收取。』
神平衡祂子民中間的供給
以色列人在曠野旣不耕地,不撒種,也不收穫;他們乃是收取嗎哪。有些人貪心,想要多取,超過所需的量。但是到了日終,所剩下的都不能用了。出埃及十六章十九至二十節說,『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甚麼人留到早晨。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這些人多收取嗎哪,無非是爲着來日有所儲存,但是神把他們多取的拿走了。
那些軟弱、無力多收取的,也沒有缺。神聖的方式是讓少收的沒有缺,多收的也沒有餘。這乃是神屬天的方式,來平衡祂子民中間的供給。神運用祂奇妙的能力,來平衡祂子民中間嗎哪的供給。神用祂的主宰和神蹟的手,來平衡祂兒女中間日常的供給。
保羅寫哥林多後書時,把收取嗎哪和信徒供給缺乏聖徒財物的事連在一起。在出埃及十六章是收取,在林後八章卻是給與。在收取嗎哪的事上,不論以色列人多收少收,結果總是一樣。這指明他們在收取的事上不該貪心。收取嗎哪是他們的責任。他們只要盡責收取,而不該貪心。
假定有些以色列人說,『神是憐憫的,祂有主宰的權柄,也有神奇的能力。祂控制一切。旣然我多收沒有餘,少收也沒有缺,我就不用出去收取了。』神的子民中若有人不出去收取,他那天必定甚麼東西也沒有。神不會替那個人盡他的責任。神不會爲他作工,或餧飽他。以色列人必須盡自己的責任。只要他們照着神的命定,盡他們的責任,他們就會有足彀的供應;不論多收少收嗎哪,他們都會有足彀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