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加拉太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106週 第14~15篇
(當篇讀經:加三2,5,3,20,9,14,22~25)
第106週.第二日
第十四篇 聽信仰與行律法相對
當日讀經: 加三22~25。
加拉太書第三章
三 靠信基督的那靈與靠行律法的肉體相對 三1~四31
1 那靈是因信基督所得應許之福 三1~14
2 律法是承受應許者的監護人 三15~29
24這樣,律法成了我們的兒童導師,帶我們歸於基督,好使我們本於信得稱義。25但信仰旣然來到,我們就不再在兒童導師的手下了。
信仰與恩典(續)
客觀一面與主觀一面的信
禱讀:
加三23 但信仰還未來到以先,我們是被看守在律法之下,被圈住好歸於那要顯示的信仰。
加三24 這樣,律法成了我們的兒童導師,帶我們歸於基督,好使我們本於信得稱義。
加三25 但信仰旣然來到,我們就不再在兒童導師的手下了,
生命讀經:
信仰與恩典(續)
假如我向一班從來沒有聽過神、基督、那靈、十字架、救贖、救恩、或永遠生命的原始人傳福音,我會告訴他們,真神乃是一位親愛又可愛的神。接着我會再告訴他們,神如何差遣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爲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成功救贖的故事。我還會告訴他們,基督是何等奇妙。我願意他們知道,祂在十字架上受死,以及祂如何流了自己的血,使我們得着赦免。我要告訴他們,藉着基督的死與復活,祂裏面的神聖生命就釋放出來。我更要告訴他們,現今基督這永活的一位,乃是賜生命的靈,等候我們接受祂。聽到這樣福音信息的人,自然就有了聽信仰。我傳講的話乃是恩典的話,但是他們聽到這樣的話,在他們的經歷裏,這話就成了他們藉以相信的信。
當人在傳福音時,有人聽見了神的恩典,他們裏頭就升起了一個東西,叫他們珍賞所聽見的。所陳明給他們的恩典,在他們裏面成爲他們藉以相信的信。自然而然的,他們就開始珍賞神、基督與那靈。他們珍賞基督所成功救贖的工作。這種珍賞就是信。當他們開始珍賞他們所聽見的福音時,信就來到了。
客觀一面與主觀一面的信
信有兩方面:客觀的一面與主觀的一面。在客觀一面,信是我們所相信的事物;在主觀一面,信是我們相信的行爲。因此信是指相信的行爲以及我們所相信的事物。說到相信的行爲,信是主觀的;但說到我們所相信的事物,信是客觀的。當我們聽到那些我們將要相信的事物時,我們裏面就產生了信。我們越聽到這些美好的事物,我們就越珍賞。這種珍賞自然而然就使我們相信我們所聽見的那些事物。所以信旣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
一章二十三節告訴我們,那從前逼迫信基督之人的保羅,現在傳揚『他原先所損毀的信仰』。這裏所說的信仰,以及三章二節、五節、七節、九節、二十三節、二十五節,和六章十節中的信仰,含示我們相信基督,是以祂的身位和祂救贖的工作,作爲我們信仰的對象。這個頂替了舊約中神藉以對待人的律法,成了新約中神對待人的原則。這信仰乃是基督裏之信徒的特徵,使他們與守律法的人不同。這是本書主要的着重點。
主觀一面的信至少含示了八項。第一,信與聽有關。沒有聽見話,就不可能有信。信是由聽來的。我們所聽見的話,包括神、基督、那靈、十字架、救贖、救恩、赦罪和永遠的生命,也包括神經過了過程,成爲包羅萬有賜生命之靈的事實。根據新約,福音告訴我們這一切的事。我們傳福音若是傳得合宜,那些聽見的人就會被挑旺並滿了珍賞。聽見福音的話乃是他們相信的起點。基督徒缺乏信,原因乃是他們所聽的很貧窮。他們若聽見一篇活的信息,說到三一神如何經過過程,成了包羅萬有賜生命的靈,沒有疑問,這樣的聽見會在他們裏面產生信。
第二,信也含示珍賞。人聽見福音的話以後,一種珍賞的感覺自然而然在這些聽的人裏面升起。不僅第一次聽福音的人是這樣,所有相信基督的人都是這樣。每當我們正確的聽到一些話,這樣的聽就會喚起我們對主更多的珍賞。
隨着這種珍賞而來的就是呼求,這是主觀一面的信所含示的第三項。凡是珍賞主耶穌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呼求主的名。我們的福音若傳得冷淡、沉悶、死沉,我們就需要說服人禱告並呼求主的名。但我們的傳揚若是寶貴的、豐富的、活潑的、激勵人並挑旺人,我們就不需要說服人。相反的,他們自然會呼喊,『哦,主耶穌!』也許他們不是這樣的來呼求主,而是對主發出一些珍賞的話。也許他們會說,『哦,主耶穌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