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銜教育

轉銜教育 優勢力帶動學習 助特殊生適性發展

文/毛淑蕙 圖/蔡兆倫

本刊由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語日報 聯合製作

發展遲緩的小花(化名)對於新環境較難適應,因此在幼小教育轉銜過程中,國小教師宜利用「預告」、「書面提示」、「參觀瀏覽」等方式,協助小花熟悉陌生環境及作息形態,以避免小花上國小時,因適應困難而衍生出焦慮不安等情緒或問題行為。

小花的班級導師在開學前,邀請小花的父母到學校參加為小花召開的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還可以有以下作法。

為特殊生營造適性環境

■班級經營的準備

‧班級導師宜在開學前主動聯繫小花的父母,邀請他們帶小花到學校,讓小花先認識老師,並告訴家長和小花國小與幼兒園生活作息的不同,例如:到校時間提早、午餐時間縮短、換教室次數增多、校園較為廣大複雜或接觸的老師變多等,還可請家長在家先幫小花演練班級常規,協助小花提早適應。

‧安排小花坐靠近教師的坐位,方便老師注意、提醒小花,協助她順利學習。

‧用文字或顏色清楚標示各區名稱及公共物品擺設處,協助小花熟悉教室環境。

‧安排較機伶、熱心的學生坐在小花附近,請他們協助提醒小花上課流程,例如:該拿出什麼課本、翻到第幾頁,外出排隊時等待小花,下課時提醒小花上廁所或一起出去玩等。

‧將班規製作成海報,貼在班級公布欄,讓小花清楚了解班級規矩。如果有須加強的規範,可以另做小卡片貼在小花桌面上。例如:想生氣時,深呼吸三次。

‧在情緒學習角放一些玩偶,營造溫暖氣氛。小花愛畫畫,也可放畫紙和筆。當小花無法控制脾氣時,就請她到情緒學習角緩和情緒。

■教學準備

‧引導小花以優勢能力帶動其他學習。例如,小花很愛畫畫,而且畫畫能穩定她的情緒,教師不妨在公開場合讚美小花的繪畫表現,增進她的信心。

‧彈性調整小花的學習目標,簡化、減量、分解作業量。小花的書寫及精細動作能力不佳,教師可以彈性調整作業量或採取不同的評量方式。例如,今天班級作業是寫圈詞三遍,小花可以只寫兩遍;考聽寫語詞時,小花可改成看注音寫國字,讓小花避免因時間限制而未能作答完畢。


與家長特教師密切溝通

在小花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導師發現任何教學或行為處理上的困難,應隨時與小花的父母聯繫,或者是向特教教師諮詢,親師共同努力,討論出對小花有效的行為改變方式。親師溝通無障礙,特殊生的學習必定能更順利。

舉例來說,小花很容易因活動中斷而發脾氣,導師可能認為指令必須貫徹到底,以利日後管教,因此告訴小花課程結束,教具就必須收起來,結果小花的情緒更為高漲,導師便請小花到另一間教室去。

小花的父母對導師這種作法可能並不認同,認為讓小花到另一間教室有安全疑慮,這時,建議導師及家長應在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中,先和與會的專業人員討論較適當的處理方式,親師雙方達成管教共識。比如說,導師可以在活動結束前五分鐘先給小花預告;時間到時,給小花彈性五分鐘收拾(具體說明:長針指到3就要收完了)。如果小花仍不願意收拾,耍賴大叫,導師可以讓小花選擇是要現在收拾,還是下次停止玩遊戲一次。讓小花自己選擇,就能有效舒緩小花的情緒。

在課堂活動中,導師如果無法立即處理小花的情緒,就先讓小花到教室的情緒學習角冷靜,等小花情緒穩定後再好好跟她談,不但可避免雙方情緒緊繃、中斷上課影響其他同學,也減少家長對安全的疑慮。

學習階段的轉換,需要好的橋梁才能順利銜接。無接縫式的轉銜,有賴整合教師、家長及相關專業人員等,建構順暢的支持網絡,才能讓特教生發揮能力,適應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