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將以當代社會學名家Ulrich Beck及Elisabeth Beck-Gernsheim所著《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一場浪漫的社會謀反》一書作為指定閱讀文本。亦即,本課程並非以「大學生應如何談戀愛」、「愛情中的騙子與法律問題」這類網紅命題,或是將法律工具化的狹隘理解為內容;反之,本課程則是由「愛情」這樣一個涵蓋了個人、家庭、婚姻及社會制度等多面向的主題,在社會學與刑法學觀點的交錯下,分析當代以「個體化」為基底所組成的社會與其困境(該書所指涉的「混亂」),並且(當「混亂」已是「正常」)從中尋求個人的應對之道。
以「愛情」為主題,探討當代社會的組成結構。藉由當代社會學名著《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一場浪漫的社會謀反》一書為基底,認識社會學的基本知識與思維方式。
藉由刑法學對於書中各主題的對話,理解刑法的相關知識與基本精神。
在理解當代社會現狀的基礎上,培養深層的人文關懷與思辨視角。
〔導論〕個人化、生活與愛的方式 ・刑罰的作用與現代生活方式的形塑
Introduction: Individualization, Life, and the way of “Love”—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and criminal jurisprudence.
〔主題⒈〕 性(sex) 與性別 (gender) 差異
【要愛情或者要自由?:共同生活、分居或爭執】
Topic 1: Sex and Gender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Love or Freedom’
・性別平等與鬥爭 ・從男性觀點看婦女解放及家務工作
・工業社會中的性別與個體
【刑法中的「性」與「性別」差異】
Perspectives in criminal jurisprudence.
・從「強姦」到「妨害性自主」
・何謂「性騷擾」?—性騷擾防治法概觀 ・隱而不顯的性別差異—是保障還是規 制?
〔主題⒉〕個人與集體
【從愛情到姦情:個體化社會中的關係變遷】
Topic 2: Individual and Group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From Love to Liaison’.
・愛情變得比以前更重要—個體主義時代的必需品
・愛情變得比以前更困難—個體化差異與衝突 ・個人自我實現・與他人持續的關係—平衡是否可能?
【刑法規範下的「個人」形象】
Perspectives in criminal jurisprudence— the modern image of ‘Human’.
・從責任論的流變及背景談起—古典、近代與實證主義
・刑事法與現代社會—不斷增加的個人法益清單
・「規範」的擴張是否足以維持穩定的社會/人際關係?
〔主題⒊〕「自由意志」的實相與虛相
【自由戀愛與自由離婚:解放的一體兩面】
Topic 3: Free Will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Free Love, Free Divorce’.
・現代婚姻的特徵—更多自由、更少安全感
・當「追求完美愛情」成為內在生活規範
・「自我決定」的弔詭—愛情與婚姻中的結構性要素
【作為刑法歸責基礎的意思自由】
Perspectives in criminal jurisprudence— ‘Free Will’, to be the basic assump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決定論與非決定論之爭
・影響自我決定的結構性要素—不法意識與期待可能性
・在「自我決定、自我負責」的標語背後
〔主題⒋〕「兒童」概念的誕生
【對孩子的摯愛】
・婚姻與親職—從前工業社會到現代社會
・兒童的意義與自我經驗
・規畫出來的孩子—從生產到養育/給孩子最好的/競爭的愛
Topic 4: The Concept of ‘Child’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All For Love of a child’.
【刑法與兒童】
・兒童與少年概念的誕生—從歷史看現在
・刑法對於兒童的保護—家父長主義的光與影
・青少年事件處理法概說—成人的贖罪心理與道德決斷
Perspectives in criminal jurisprudence— ‘Welfare or Punishment?’ the protection of Child and Youth.
〔主題⒌〕現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
【夏娃最後的蘋果或愛情的未來】
・單獨個體與核心家庭—脆弱的結構
・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矛盾—市場經濟的生活形式
・婚姻與家庭的解組—離婚後的家庭型態與性別角色超越
Topic 5: Marriage and Family in Modern Society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Eva’s Late Apple’.
【刑法中的婚姻與家庭】
・古典想像—從「通姦除罪化」談起
・妨害婚姻家庭罪—保護的是「誰」的利益?
・新時代的考驗—性別平等/同性婚姻與刑法
Perspectives in criminal jurispruden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bolition of Law Criminalizing Adultery.
〔主題⒍〕規訓權力與其作用
【愛,我們的世俗宗教】
Topic 6: The Concept and Effects of ‘Discipline’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Love, Our Secular Religion’.
・愛的歷史—民主化的浪漫主義
・資本主義中產階級道德、打破慣例與通姦
・當前社會的浪漫主義—作為象徵世界的愛情
【刑罰與社會規訓】
Perspectives in criminal jurisprudence— Punishment and Modern Society.
・從《規訓與懲罰》談起
・懲罰與當代社會—全面性的規範網絡
・新的人性內涵—理性、自我負責主體的新樣貌
〔結論〕
・現代社會的「愛」—技術性與理性運用達到顛峰的時代
・當刑法只是「工具」—新型態「監獄」的誕生
・回歸自我的行動戰術與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