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法律與刑事法專題
Seminar on AI and Law in Criminal Jurisprudence
台大PMLBA
*課程概述
近年來,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運用至生活各層面的需求與社會期待或可說是與日俱增,在法律領域,不論是管制層面或是實務運作方面,亦不乏相關討論文獻。與此同時,有關人工智慧技術的運用對於社會所造成的負面效應,特別是相對於國外的議論狀況,國內對於此議題的法學思辨或可說是相對缺乏。關於此點,科技產業的發展進程或許是主要原因,值得注意(且慶幸)的是,國內的社會局勢或許尚未完全進入一個必須以新型態社會控制技術應對的局面。
基此問題意識,本課程以刑事法領域作為觀察對象,除了相關總論說明之外,主要針對:⑴自動駕駛車輛,以及⑵犯罪預測機制二議題進行專題研討。前者係以人工智慧商品作為處罰對象,後者則涉及到人工智慧作為新型態社會控制技術的法律界限,兩者同樣都涉及到由來於人工智慧技術的複雜性、不透明性所衍生的法制規範難題。更重要的是,不論是前者所表徵,在科技時代下所衍生的處罰需求;或是後者所突顯出,強力的監控技術對於隱私、人格侵害的新面貌,本課程的研討核心即在於,面對人工智慧技術高度運用的時代下,立於法學思維所應有的觀察視角與思辨內容。
*課程目標
藉由本課程所選議題與講授及討論過程,期使修課同學作為科技時代下的經營管理者,能有更全面與寬廣的法律分析視野。
*課程要求
本課程的進行方式雖以教師講授為主,惟修課同學仍有以下課程參與要求:
・課堂討論:針對指定閱讀教材的內容參與討論,更鼓勵在精確掌握文本的基礎上,提出批判性之觀點。
・期末報告與計畫發表:針對本學期課程所討論的主題,撰寫3000~5000字的期末報告。報告內容不限(文獻分析、判決評釋、專題研究均可),於第15週、第16週課堂提出撰寫計畫或初稿發表並於期末繳交完稿(截稿日期另訂)。
*課程要求視修課同學狀況共同討論調整。
*各週主題
〔課程導論〕
【序論⑴】・人工智慧與法學・法政策與國際動向
【序論⑵】・人工智慧與自我決定的個人
【序論⑶】・人工智慧的刑事法議題概觀
【專論⑴ 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發展概要與法規範
【專論⑴ 自動駕駛】・自動駕駛與刑事法規制Ⅰ—基本觀點
【專論⑴ 自動駕駛】・自動駕駛與刑事法規制Ⅱ—過失責任
【專論⑴ 自動駕駛Ⅳ】・自動駕駛與刑事法規制Ⅲ—緊急避難
【專論⑵ 犯罪預測I】・總論:新型態社會治理技術
【專論⑵ 犯罪預測Ⅱ】・犯罪空間預測
【專論⑵ 犯罪預測Ⅲ】・犯罪人與再犯預測
【專論⑵ 犯罪預測Ⅳ】・解決之道:二種規範模式思考
【專論⑶】・回歸刑事法學原理的探問
【結語】・法律人的終極關懷—與人工智慧共存的新時代?
〔期末報告初稿發表與講評〕
*參考書目
・平野晋『ロボットと法〔増補版〕』(弘文堂、2019)
・藤田友敬編『自動運転と法』(有斐閣、2018)
・弥永真生・宍戸常寿編『ロボット・AIと法』(有斐閣、2018)
・劉靜怡主編『人工智慧相關法律議題芻議』(元照、2018)
・李建良主編『法律思維與制度的智慧轉型』(元照、2019)
*指定閱讀
各週參考文獻教材將選輯為讀本,於課堂前提供給修課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