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操作會很常運用,右邊的四個類別是大致上的分類。
學習初期建議盡量融入到操作過程中,養成使用快捷鍵的習慣
01、畫面平移 RMB+Drag(按住右鍵拖移)/J+左鍵拖移
02、畫面大小縮放 滾輪前後/U+左鍵拖移
03、選擇/複選物件 (CTRL+)左鍵
04、框選物件 (CTRL+)左鍵拖移
05、取消選取 空白處左鍵雙擊/空白鍵/ESC
06、縮放置合適大小 CTRL+SHIFT+F
07、可視性開關
08、鎖定骨骼或圖片
09、呼叫視窗
10、
01、旋轉 C > 空白處左鍵拖移(或圓心處符號)
02、移動 V > 空白處左鍵拖移(或圓心處符號)
03、縮放 X > 空白處左鍵拖移(或圓心處符號)
04、傾斜 Z > 空白處左鍵拖移(或圓心處符號)
05、建立骨架 N
左鍵拖動或單擊建立骨骼。
創建前 + CTRL 可選擇圖片做綁定。
藍色骨骼為下一骨骼的父級,可點選骨骼作為父級。
(若要重新指定父級可在點選目標後 > 設定父級。)
若要重新拉某骨骼,點選該骨骼後 > 按著ALT +拖拉。
可更改圖示與顏色
拆分可將目標骨骼拆成n截,若想要每截骨骼保持父子關係,需勾上 嵌套(Nested)。
06、編輯網格
點選圖片 > 編輯網格。
在視覺上可以做調整:
三角形:顯示虛線。
變暗:圖片變暗,提高網格可視性。
隔離:將其他圖片隱藏(較常勾選)。
變形:顯示變形前或後。
外框網格方式可用 新增(手動拉框) 或是 描繪(自動生成)。
細節修改,可用右鍵依順序切換:
修改:移動頂點
建立:單擊創建點,在框內拖移可建立橘色線條
(屬性與外框的藍色線條一致)。
刪除:點選刪除點或線。
生成可自動在框內生成點。
重置就全部重來。
07、權重 G
圖片完成編輯網格後在進行綁定權重較好。
點選圖片 > 在重量視窗按綁定 > 選擇要綁定的骨骼 > 再次按綁定即完成。
補充:路徑與剪裁區域也是可以綁定權重的。
綁定完系統會自動幫網格分配權重,這時候進入重量模式(G),可進行權重的分配。
模式除了"直接"以外,增加、移除跟替換就跟筆刷一樣,可調整力度、大小跟羽化。
選擇要編輯權重的骨骼,對其圖片全部頂點或單點用左鍵拖移的方式來調整網格權重。
例:我選擇增加模式,點選藍色骨骼,對其刷過的頂點增加藍色的權重。
可點選平滑來讓權重更平均分配。
(但目前此功能的調整幅度無明確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