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姓名: 卓穎薇
派遣扶輪社名: 台中南門RC
接待國家: 德國
接待扶輪社名: Greifswald-Casper David Friedrich RC
接待地區:D1940
目前由第1接待家庭接待。
現今居住地址:Grüner Weg 31, Neuenkirchen, Germany
1.請敘述參加扶輪社活動的情形:
九月參加了社裡的腳踏車郊遊,全程38公里,是我第一次騎這麼遠,加上大家都騎很快,所以我總是在後段班,途中有參觀教堂和造紙的房子,我也參加了三次的例會,是每個星期二,第一次比較特別是在森林裡,其中有一位社員來跟我聊天,他說他的兒子是19-20交換到台灣的,他給我看照片後,我立馬認出來他的兒子是我在期末介紹台灣時,在台下聽我德文自我介紹的D3462交換生,他還幫我評。後面兩次就在例會固定舉辦的餐廳,吃飯的費用是由社負擔,我也去參加過一次跟我同城市的智利交換生的扶輪社例會。
23~25號地區辦了第一次的交換生訓練,我們這個地區共有33位,比起其他地區長達一週的訓練,我們只有大約兩天實在太短了,大家都很羨慕其他地區有很長的時間可以聚再一起。原本11月有地區的旅行,是一次搭郵輪的跨國旅行,但是因為有人需要時間辦理德國和英國的簽證,因此延期到明年1月了,我們都覺得很可惜,因為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才可以和大家見面,也讓我很羨慕其他地區這個月已經舉辦了德國的旅行,交換生可以到其他地區的城市旅遊,但是我們地區似乎沒有為我們計畫,而且像我住在東北靠海的城市,隸屬Mecklenburg-Vorpommern邦,如果想要去找柏林的交換生,因為不同邦似乎因此需要同意書,但是過半的交換生都住在柏林,這樣我們拜訪彼此就要經過很多程序,雖然都是同個地區,距離也不是很遠,但見面頗有難度,不免令人難過。
2.請描述你現今的日常生活(學校、接待家庭、私人活動…等等):
學校:我已經有一般課了,目前我選了:數學、英文、化學、體育和音樂,很慶幸每個科目都有同學願意協助我和跟我聊天,讓我不是孤單一人,希望接下來可以跟他們變得更熟!我和德文班的同學已經相處地不錯了,放學後和他們去看馬,還有去湖邊晃晃,甚至教會其中一位女同學如何騎腳踏車,很有趣!這個月底,有一位女同學決定回去烏克蘭,大家相約麥當勞一起歡送她,我也畫了一張卡片送給她。
接待家庭:經過一個月的相處後,我覺得我的接待家庭算是不錯的,我最喜歡轟爸,他笑口常開,而且很細心,每次都會在我開口前先查覺我的需要,而且轟爸跟我一樣很喜歡拍照,所以每次出門郊遊,我們兩個都會因為拍照而脫隊,但因為轟媽和轟妹不喜歡拍照,所以每次我都不太敢要求轟爸幫我跟建築或風景合影,我怕她們因為等我而不開心,加上轟媽是很有原則的人,雖然他對我很好也時常關心我,但是家裡的規矩都是她定的,她時常會叮囑我家裡的規矩,我也努力做好每一個,她很多時候挺嚴肅的,像是之前我煮了珍珠奶茶,要帶去智利交換生家與他們分享,我用了轟爸給的水瓶裝紅茶,轟媽看到就斥責我說:那是轟爸上班的水瓶,你不可以用,但我根本不知情,我正在解釋那是轟爸拿給我時,轟爸剛好出現幫我解圍,因此我也可以用那個水瓶了,但當下我真的嚇到了,所以現在我吃任何東西和做任何事都會先問過轟媽,因為轟媽不開心時真的蠻可怕的哈哈哈。
這個月我煮了兩次台灣菜,第一次是轟家要求的,我也沒想到他們在第三週就要求我做,那次菜色是蛋餅、炒高麗菜和三杯雞,第二次煮是因為轟家買了飯碗和電鍋,因此我便問他們什麼時候要吃,結果他們當下說隔天,隔天晚上我煮炒蝦、椒鹽四季豆、糖醋肉和蔥蛋,慶幸這兩次轟家都很喜歡我煮的食物!
這個月有兩次的家庭聚會,一次是大家相約在轟奶奶家給她驚喜,那次所有轟媽的家人都出席了,也是我第一次跟他們見面,我拿了之前送給轟家的鳳梨酥分享給大家,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很多人說很好吃;一次則是在轟家,轟媽姐姐的兒子Marco和他的老婆及老婆的父母來訪,那次他們聊到半夜12點才離去,中途好幾次我都犯睏了。
3.目前遇到的挑戰或困境:
更新:德文課的老師們,其中一位可以理解我跳過部分內容的行為,另外兩位老師因為這個月請很多病假,所以接觸不多,但我覺得他們應該是較清楚我的情形了。
小轟妹:經過一個多月我和小轟妹還是不太熟,每次我問她問題,得到的回答有八成都是不知道,和她聊天時,她也總是回答的很簡短,也不會延伸話題,她幾乎沒有主動找我講過話,有時候跟她問好或者再見也會被忽視,我給她的建議或看法通常也被拒絕和否定,彷彿訴說著她有她的原則我不要干涉,我有問過在墨西哥的大轟妹有什麼辦法或者小轟妹有興趣的話題,她說或許是小轟妹不喜歡講英文,我也可以跟她聊穿搭方面的話題,所以我有在跟轟妹講話時盡量多使用德文,雖然他的反應還是一樣冷淡,不過或許隨著我德文的進步,可能會有所改善,我猜想可能她比較怕生,或許14歲的年紀正值青春期,確實會比較難與人相處,希望我和她可以漸漸熟絡起來。
4.給委員會的建議:目前沒有
5.本月與輔導顧問見面的次數:1次,在扶輪社的例會裡,但因為地區規定女生的顧問必須是女生,所以我的顧問已經換成社內一位台灣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