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茹、劉序楓編,2006,《鹿港郊商許志湖家與大陸的貿易文書(1895-1897)》,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劉序楓,2004,《清代檔案中的海難史料目錄─涉外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1. 劉序楓,1986,〈清日貿易の洋銅商について—乾隆~咸豐期の官商‧民商を中心に—〉,《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第15號,頁107-152。
2. 劉序楓,1988,〈清代前期の福建商人と長崎貿易〉,《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第16號,頁133-161。
3. 黑木國泰‧劉序楓,1988,〈長崎‧悟真寺の唐人過去帳〉,《續‧長崎華僑史稿(史‧資料編)》 (長崎華僑研究會年報),第4輯,頁3-43。
4. 劉序楓,1990,〈長崎における華僑の祭祀文書について—泰益號文書を中心に—〉,《長崎華商泰益號關係書簡目錄》(長崎華僑研究會年報), 第6輯,頁17-24。
5. 劉序楓,1996,〈近世日清貿易とその決濟〉,《MUSEUM KYUSHU》,14卷1號(通卷51號),頁28-38。
6. 中村質、劉序楓,1997,〈日本來航唐船一覽 —明和元~文久元(1764-1861)年—〉,九州大學《九州文化史研究所紀要》,41號,頁1-155。
7. 劉序楓,1999,〈論清代的中日貿易與貿易結帳方式〉,《淡江史學》,第10期,頁185-202。
8. 劉序楓,1999,〈明末清初的中日貿易與日本華僑社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1卷第3期,頁435-473。
9. 劉序楓,2006,〈清代檔案與環東亞海域的海難事件研究─兼論海難民遣返網絡的形成〉,《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第2期,頁91-126。
10. 劉序楓,2009.5,〈近世東亞海域的偽裝漂流事件:以道光年間朝鮮高閑祿的漂流中國事例為中心〉,《韓國學論集》第45輯(首爾:漢陽大學校韓國學研究所),頁103-154。
11. 劉序楓,2010.6,〈淸代中國의外國人漂流民의救助와送還에대하여─朝鮮人과日本人의사례를중심으로─〉(The Rescue and Repatriation of Foreign Drifters by Qing China :Focusing on Cases Involving Koreans and Japanese),《東北亞歷史論叢》第28號(首爾:東北亞歷史財團),頁131-168。
12. 劉序楓,2010.11,〈由《華夷變態》看清初東亞海域的海上交通情況──以船隻的往來和人員的移動為中心(1674-1728)〉,李慶新主編,《海洋史研究》第一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32-56。
13. 劉序楓,2012.12,〈中國現存的漂海記錄及其特徵〉,《島嶼文化》(Journal of the Island Culture)第40輯(韓國:國立木浦大學校島嶼文化研究院),頁41-68。
14. 劉序楓,2013.3,〈18-19世紀朝鮮人的意外之旅:以漂流到臺灣的見聞記錄為中心〉,《石堂論叢》55輯(韓國:東亞大學校石堂學術研究院) 頁65-102。
15. 劉序楓,2013.8,〈漂泊異域─清代中國船的海難紀錄〉,《故宮文物月刊》,365期,頁16-23。
1. 劉序楓,1989,〈清代前期の海外貿易政策と長崎貿易〉,近代日本華僑學術研究會編,《近代日本華僑‧華人研究》,頁30-41,長崎:近代日本華僑學術研究會。
2. 劉序楓,1992,〈從清朝對日本海難難民的遣返來看清代中日關係 1644-1861〉,金昌洙教授華甲記念史學論叢編輯委員會編,《何石金昌洙教授華甲記念史學論叢》,頁545-573,漢城:汎友社。
3. 劉序楓,1993,〈清代的乍浦港與中日貿易〉,張彬村、劉石吉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5輯,頁187-244,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4. 劉序楓,1993,〈十七‧八世紀の中國と東アジア—清朝の海外貿易政策を中心に—〉,溝口雄三、濱下武志等編,《シリーズ アジアから考える第2卷地域システム》,頁87-129,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5. 劉序楓,1997,〈享保年間の唐船貿易と日本銅〉,中村質編,《鎖國と國際關係》,頁296-326,東京:吉川弘文館。
6. 劉序楓,1999,〈清康熙~乾隆年間洋銅的進口與流通問題〉,湯熙勇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7輯,頁93-144,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7. 劉序楓,1999,〈財稅與貿易:日本「鎖國」期間中日商品交易之展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社會經濟史組編,《財政與近代歷史論文集》,頁275- 318,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8. 劉序楓,1999,〈明末清初日本華僑社會的形成〉,趙毅、林鳳萍編,《第七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516-522,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9. 劉序楓,1999,〈試論清代中日貿易的交易方式與貿易本質〉,張偉保、黎華標編,《近代中國經濟史研討會1999論文集》,頁170-192,香港:新亞研究所。
10. 劉序楓,2001,〈清代中國對外國遭風難民的救助及遣返制度─以朝鮮、琉球、日本難民為例〉,琉球中國關係國際學術會議編,《第八回琉中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頁1-37,沖繩:琉球中國關係國際學術會議。
11. 劉序楓,2001,〈試論清朝對日本海難難民的救助與遣返制度之形成〉,浙江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編,《中日關係史論考》,頁194-222,北京:中華書局。
12. 劉序楓,2002,〈清代環中國海域的海難事件研究─以清日兩國間對外國難民的救助及遣返制度為中心 1644-1861〉,朱德蘭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8輯,頁173-238,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13. 劉序楓,2002,〈近代日本華僑社會的形成─以開港前後(1850-60年代)的長崎為中心〉,張啟雄編,《東北亞僑社網絡與近代中國》,頁35-69,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14. 劉序楓,2004,《清代檔案中的海難史料目錄─涉外篇》,共230頁,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15. 劉序楓,2005,〈近世中國と日本間における漂流、漂着事件について〉,九州大學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人文科學)等編,《東アジア海域における交流の諸相─海賊・漂流・密貿易―》,頁25-34,福岡:九州大學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人文科學)。
16. 劉序楓,2005,〈清政府對出洋船隻的管理政策(1644-1842)〉,劉序楓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9輯,頁329-374,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17. 劉序楓,2005,〈清代環中國海域的海難事件研究─以嘉慶年間漂到琉球、呂宋的朝鮮難民返國事例為中心〉,福建師範大學中琉關係研究所編,《第九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頁65-85,北京:海洋出版社。
18. 劉序楓,2006,〈許志湖家貿易文書導讀〉,林玉茹、劉序楓編,《鹿港郊商許志湖家與大陸的貿易文書(1895-1897)》,頁57-70,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19. 劉序楓,2007,〈清代琉球船的海外漂流─以漂到東南亞的事例為中心〉,辛德蘭編,《第十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頁131-158,台北:中琉文化經濟協會。
20. 劉序楓 2008.3,〈漂流、漂流記、海難〉,桃木至朗等編,《海域アジア史研究入門》,東京:岩波書店,頁217-224。
21. 劉序楓 2008.8,〈清末的東亞變局與中日琉關係─以漂流民的遣返問題為中心〉,《第十一回 琉中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沖繩:琉球中國關係國際學術會議,頁131-167。
22. 劉序楓,2010.11,〈禁海與開海:傳統中國海洋發展政策的推移〉,《海洋新風潮》(高雄:高雄市政府海洋局),頁34-39。
23. 劉序楓 2010.12,〈清代前期的朝鮮與琉球─以朝鮮人的琉球漂流紀錄為中心〉,曲金良、修斌主編,《第十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頁88-104。
24. 劉序楓,2011.12,〈近世日本文人の異國趣味─蘭學者森島中良を中心に〉,黃自進主編,《日本の伝統と現代》(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頁89-124。
25. 劉序楓,2012.2,〈近代華南傳統社會中「公司」形態再考:由海上貿易到地方社會〉,林玉茹主編,《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227-266。
26. 劉序楓,2012.6,〈德川「鎖國」體制下的中日貿易:以長崎「唐館」為中心的考察(1689-1868)〉,海洋史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港口城市與貿易網絡》(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頁81-124。
27. Liu Shiuhfeng ,2013, “Shipwreck Salvage and Survivors’ Repatriation Networks of the East Asian Rim in Qing Dynasty,” in Fujita Kayoko , Momoki Shiro and AnthonyReid (eds.), Offshore Asia: Maritime Interactions in Eastern Asia Before Steamships, pp.211-235,Singapore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
28. 渡邊美季、劉序楓、赤嶺守,2013,〈清代琉球民間船漂着一覽〉,赤嶺守、朱德蘭、謝必震編,《中国と琉球,人の移動を探る:明清時代を中心としたデータの構築と研究》,頁331-375,東京:彩流社。
29. 劉序楓,2013.9,〈近世長崎貿易における唐通事と唐船主〉,收於若木太一編,《長崎‧東西文化交涉史の舞台》下卷(東京:勉誠出版),頁83-90。
30. 劉序楓,2013.10,〈清代における日本人の江南見聞―薩摩船の漂流記録『清国漂流図』を中心として〉,川勝博士記念論集刊行会編,《川勝守‧賢亮博士古稀紀念:東方學論集》(東京:汲古書院),頁821-850。
31. 劉序楓,2013.11,〈清代的中日貿易與唐通事〉,朱德蘭主編,《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跨越海洋的交換》(台北:中央研究院),頁43-86。
32. 劉序楓,2013.11,〈清代琉球船的朝鮮漂流記錄〉,陳碩炫、徐斌、謝必震編,《順風相送:中琉歷史與文化》,頁123-144,北京:海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