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是108新課綱的重點項目,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將記錄學生在高中階段時的學習表現
透過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能更『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
藉由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減輕學生在高三升學時整理備審資料的壓力與負擔
根據教育部給出的解釋,原因分為以下四點:
提升備審資料品質
過去學生通常在高三學測後,才開始準備備審資料,鑒於時間匆促與資料遺失,許多備審資料往往失去真實性與準確性。
呈現考試難以評量的學習成果
尊重個別差異,重視考試成績以外的學習歷程,呈現學生多元表現。
展現個人特色和適性學習軌跡
鼓勵學生定期紀錄並整理自己的學習表現,重質不重量,展現個人學習表現的特色亮點與學習軌跡。
協助學生生涯探索及定向參考
學生透過整理學習歷程檔案的過程中,可以及早思索自我興趣性向,逐步釐清生涯定向。
學習歷程檔案中包含以下四大資料
🧑🏻🎓學生基本資料
➯ 包含學生所屬科系、班級、所任幹部
📖修課紀錄
➯ 可看到學生的歷年成績、所修課程,同時也相當於歷年成績紀錄
🧑🏻🏫課程學習成果
➯ 學生於課堂中所做的作業、課程報告等
🤸🏻多元表現
➯ 學生於「課程之外」的學習表現
學習歷程檔案分為「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大項目
依照不同項目及權限分別由學校行政人員、學生、教師至學習歷程學校平台進行登錄、上傳及認證,再經由學校將資料提交至教育部學習歷程中央資料庫。
透過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置,學生的修課內容與成績、專題及實作成品、競賽成果、證照、社團及幹部經歷、志工服務及其他各項在學期間的表現都將如實記錄,將成為學生升學的重要依據,於招生階段作為備審資料提供給各大校院,以利各系科更加了解考生的學習表現、個人特質及發展潛力。
(點按圖片前往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