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 CAN DO IT

--在相愛相殺中陪伴成長,能玩在一起也能深入談心。

--初次見面

11/7()的那一天,終於碰上了大多數同學都能上線的時間。在這一天我們蒐集了下列的問題。

貓咪全部科目西門町街友放棄數學、英文單字背的不夠多文法不太好,閱讀測驗聽不懂)-看海

動物國文歷史地理動物古文閱讀看海

數學的三角函數禁粱令社會不知道怎麼讀,因為都很多出去玩(離開台北)

兩性平權跟同志婚姻數學電動車(數學真的很爛出去玩

學制數學近視青光眼(數學算不出來露營

經過這次線上見面後,我們美好的構想是與學妹們相約在台北最高學府 ──台灣大學的附近,從公館沿著河岸騎腳踏車到馬場町紀念公園。雖然沒辦法達成學妹們看海的願望,但還是希望可以讓他們沉浸在戶外的環境,因此安排大家一同賞新店溪,還能在公園內放風箏。在戶外活動的同時,安排談心叩問環節,希望這次活既能達到身心靈的放鬆,也能釐清心中的思緒及對未來的好奇,搭配學姊們各自的科系專業,這會是一個很棒的小旅行!

面--失敗的成功:計畫總趕不上變化,或許會發現一切走回原點

後來在討論過程中發現,因為學妹物理上的行不通(不會騎腳踏車),加上安全的考量,因此忍痛改了地點。而經過組員們的機制的提案,還是到了另一個可以賞溪流的地方,只不過從新店溪換到了淡水河;從日治時期的馬場町,換到了清領時期熱門的大稻埕。我們預計在該處野餐、談天、沿著河濱走走。

然而在下了一周的雨後,我們決定改變計畫地點,將室外的野餐改為室內的義大利麵約會。待一切就緒,沒有想到,約定當日竟然放晴了!因此我們在原先預定好的義大利麵店吃完午餐後,便立刻改變行程,抵達大稻埕碼頭,在淡水河邊談天談心。

當日我們的活動規劃是這樣的:

1. 初次認識,再次認識:僅僅一次的觀課經驗,並不足以讓我們認識彼此,喜歡甚麼食物?放假喜歡去哪裡、做甚麼?

2. 高中現實談:惱人的社會組大魔王該如何突破?國文與社會的內容又多又繁複?英文該如何更上一層樓?

3. 未來可期:一起討論未來方向,學姊們以自身經驗和學妹分享未來的參考方向

起初我們在餐廳聊得很盡興,卻擔心會不會整天變成閒聊時間,本來不想給學妹們更多任務,卻變成甚麼都沒做到,不過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就在我們抵達大稻埕之後,話題變成未來科系選擇、對大學生活的憧憬。於天氣上、於活動內容上都可說是峰迴路轉,以為可能沒有完成該做的,沒有想到任務卻失敗地成功了!

--收斂與發散

第三次見面,我們選擇在政大學思樓的諮商教室進行任務,我們錄製podcast作為我們整學期活動的最終呈現模式,在錄製的問題中,雖然還是圍繞著現在課綱,以及未來的方向,但卻更有系統地呈現學妹們的想法。我們將六位學妹分成兩個小組,針對同學的特性設計問題。

當天的訪問大綱:

Group A(多以廣電、傳播科系為目標)

1.針對升學方式改變後的進度變化、心理變化、準備方法變化。

2.針對未來科系選擇的困擾、對未來的迷茫感。

3.新課綱帶來的生活改變是什麼?

Group B(多以追求較高學習成績的科系為目標)

1.噓寒問暖

2.由補習切入科系目標

3.108課綱議題:對課程和學習帶來甚麼改變

4.爬一座名為學習的山

5.調劑身心

經過一節課的錄音,以及一節課的聖誕特別活動後,我們與學妹們的任務到此結束,經過這幾次的活動,我們希望能帶給學妹更多想法和選擇,也很開心任務圓滿達成!

Podcast精彩摘要

Podcast重點整理 兩組.pptx

何冠儀

楊惠鈞

許珮綺

洪嘉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