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值演講

2024-06-12

雷之波
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
維特 (Witter Bynner, 1881-1968)筆下的唐詩

2024-02-29

李奭學
五四運動以前的荷馬

2024-02-22

劉苑如
酒、溲之贈:宋魏征戰中的犒勞之禮與遊戲話語

2024-01-15

劉瓊云
改寫異人傳:
明清之際的書籍文化、歷史想像與詮釋競爭

2022-11-14

廖肇亨
四季有花霜不隕:
琉球冊封使眼中的異國草木

2022-10-31

楊玉成
廢墟:清代的風景、古迹與歷史記憶

2021-04-07

胡曉真
據象鬬戰或騎象入京?——
南方女主的譜系建構與其文學敘事 

2022-03-21

劉苑如
隱藏的僧傳──《續高僧傳》中道宣的五十自敘

2021-12-01

雷之波
The Threshold:
The Rhetoric of Historiograph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2021-10-21

李奭學
馬若瑟與《詩經》 

2021-06-10

劉瓊云
異類如何成為親人?——
從《聊齋誌異・夜叉國》出發的思考  

2021-01-14

胡曉真
《桃花扇》西遊記
從《容美紀遊》看明清之際西南土司的認同政治與文化經營 

2020-04-06

李奭學
靈魂與國魂:
略論明清基督宗教的小說

2020-01-13

楊玉成
絕句與蟬聯:
南朝新詩體的生成與文化  

2019-12-05

胡曉真
風聲與文字:
從歌謠運動回思
非漢語的漢字傳述   

2019-09-09

劉苑如  
入道弟子:
《周氏冥通記》的日常書寫 

2019-07-22

雷之波 Zeb Raft
曹植的「聽眾設計」  

2019-05-07

廖肇亨  
從「清寒玄澹」到「一點血心」: 錢謙益僧詩史觀的再省思 

2019-03-25

劉瓊云  
教育、感知、生活──
《日記故事》與近世中國通俗忠觀

2018-04-02

李奭學
馬若瑟與明清戲曲───
馬譯《趙氏孤兒》及其他   

2018-01-03

劉苑如   
孤獨的必要:
《刺客聶隱娘》中的色彩詮釋 

2017-09-18

廖肇亨   
歸到中天應記得,瑯璈親向十洲聞:明清使琉書寫中的異國經驗

2017-06-05

雷之波 Zeb Raft  
從李善的《文選》注論唐前的出版觀念 

2017-06-01

楊玉成
身外身:視覺文化與「我」的魅影史 

2017-03-23

劉瓊云  
神魔傳統遇上海外知識:
《三寶太監西洋記》中的敘事、想像與世界認識

2016-08-18

胡曉真
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 

2016-02-01

雷之波 Zeb Raft
文學作品的溝通模式解讀──
以謝靈運詩為例  

2015-09-24

李豐楙   
問訊土地:《西遊記》中的境與安鎮   

2015-02-05

劉瓊云  
忠臣記憶作為感官經驗──
《千忠戮》裡的身體、姿態與聲情  

2014-02-24

胡曉真
好奇領異與八紘之思──
明清文人的西南書寫               

2014-02-17

嚴志雄
試論錢謙益之論次麗末東國史及詩

2013-01-28

王璦玲
「庸中之奇,斯其奇可傳,而其傳可久」──
論夏綸劇作中之倫理意識與社會視野      

2013-01-27

李豐楙
暴力修行:道教謫凡神話與水滸的忠義敘述

2012-11-19

劉苑如
三靈眷屬:
劉裕西征的神、聖地景書寫與解讀

2012-10-31

李奭學
白話文的崛起與耶穌會傳統:
賀清泰及其所譯《古新聖經》初探 

2012-09-27

廖肇亨
「無風瘡惡疾」或「疾病多生於痰火」:近世東亞使節詩學藥病書寫研究初探 

2012-06-04

林玫儀
稿本《梁苑集》對王鵬運研究之重要意義的批評 

2011-11-10

劉瓊云
記憶的曲折──
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