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討會

2023

「政治」向來是一種動態,關涉人群、治理、以及社會場域中各方力量拉鋸、協商的樣態。書籍文化及書寫媒介,作為影響各方社會力作用的要素,經不同文化行動者 (cultural agents) 運用,可傳播訊息、建構知識、形塑意義、論辯是非,乃至鼓動情感,轉化思維。資訊的開放,擴大社會參與,但同時刺激欲望,眾聲喧嘩。視野的擴張,啟動認識自我,想像世界的新可能,但同時也加劇價值衝突,暴露人性黑暗。開放與管控,揚聲與緘默,正學與逸樂,建構與斷裂,真理與卮言之間的競爭張力,在各類書籍形式內外,書寫文本的正文和罅隙之間,留下豐富的印記及痕跡。本計畫即是期望透過探索書籍世界的萬千風貌,體探內中所蘊涵政治社會及文化心理變化的軌跡,考察盛世與惡境,榮景和亂象交織模稜的複雜關係。

「中國佛教觀念與社會」研討會(以中古為主),這個研討會原本是《哲學與文化》的專輯題目,由清華大學聖凱法師所倡議,佛教作為一種宗教社會實體,不僅佛—法—僧整體關聯存在,也與信眾的觀念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佛教透過經典、文學、藝術、儀式和制度表現諸般思想,又隨著在地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經驗而形塑觀念、引導行為,進而回饋佛教的發展,彼此密切互動。本會議即旨在從佛教信仰與生活的角度,探討相關觀念的建立與文化實踐的歷程,以及其具體的影響。

2021

潛學永年:
慶祝孫康宜教授榮休學術研討會
2021-12/21
會議方式:視訊會議室 線上進行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古典詩學研究中心

耶魯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講座教授、中研院院士、中研院文哲所諮詢委員孫康宜教授,2021年6月起自耶魯大學東亞系榮休。為向孫教授在學術與教育上的貢獻致敬,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攜手合作,舉辦「潛學永年:慶祝孫康宜教授榮休學術研討會」。會議於2021年12月21日(週二),以線上視訊方式舉行。

2020

劉宋關鍵詞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0-12/14、15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劉宋幾乎橫跨整個五世紀,此一時期不僅是中國南北再次頻繁碰撞的時期,也是與周邊區域廣泛交流的時代,由此帶來的人群遷徙、版圖變化、技術傳播、族群接觸、商品流通和文化認同,也是文學創作、理論蓬勃發展的時刻,反映在各種現象、心態、觀念,也可從具體的事件、人物予以提取、引申,尋繹出具有解釋性的關鍵詞彙,如移民、夷蠻、黃庭、佛道、戒律、五禮,或是文學理論中的神、麗、夸、隱、瑕、器、附會、通變、聲律……等等,也可以是帝王將相、文學家、政治家,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樗蒲、握槊、寫經、飲茶、節俗……等等。

本次會議由諸位專家學者各自選取有解釋潛力的詞彙,經由論述的過程,呈現劉宋時期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以及兩者之間的張力。

2020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0-11/28、29
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佛光大學人文學院 聯合主辦

 「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自2007年於日本東京舉行以來,已歷十三年。過去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已舉辦多次,是一有規模與成果的研討會。十餘年來,臺灣除了在漢文佛教文學的研究持續有諸多新的成果與推展,對漢文佛教文獻的研究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本次研討會以漢文佛教文獻與文學為主要研討對象,廣徵來自日本、法國、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等學有專精的學者參與。透過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佛光大學人文學院的交流合作,精進研究視野,為文獻、文學、佛教文化及各領域之間的融合與開展發揮影響力,同時冀望藉此達到學術交誼與傳承,培養新生代的學術人才。 

2019

移動:交會於五世紀學術研討會
2019-10/31、11/01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移動不僅意味人群的遷徙、版圖的變化,也能指涉典範的轉移。本次會議擬從動態的角度,探討劉宋時期(廣義擴展至五世紀)世界版圖的移動,人群活動空間的遷移,以及文學、思想、宗教、文化現象的形成與變化等。



文的脈動:傳衍,越界,轉譯 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9-10/19-20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國際會議廳
臺灣中文學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聯合主辦

本所與臺灣中文學會、及國立東華大學合辦「文的脈動:傳衍,越界,轉譯 」國際學術研討會,就「文」的廣泛意涵進行多面向探討,為了讓討 論的議題容易聚焦,並提出「傳衍,越界,轉譯」三個子目來呼應主題, 邀請唐獎獲獎人宇文所安教授與本所諮詢委員曾永義教授擔任主題演講,並經徵稿與篩選過程,邀請三十餘位國內外學者發表論文,深具學術意義。 

何以為「人」?何以為「文」? ──
明末至近代中國文化與兩度西潮
2019-09/2-3
羅馬大學文哲學院, Circonvallazione Tiburtina 4, 00185, Roma  
羅馬大學東方學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南京大學學衡研究院、政治大學高教深耕「東亞文化傳統及其現代轉型」國際拔尖計畫暨文學院「數位人文中心」 聯合主辦

本次會議主要討論議題,除了聚焦於明末至近代中國文化與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中,「人」在不同知識領域或不同思想家中如何被直接或間接闡釋外,也關注於跨文化對話中所使用的交流手段以及交流內容與意義所依憑的「文」的載體,及在跨語際實踐中關乎「文」的迻植、轉化與變化,包括「語文」、「文字」、「文章」、「文學」、「文化」等。

會議藉由何以為「人」?何以為「文」?兩大主軸,希望一方面拓進相關研究領域,勾勒出跨文化流動中複雜的文化斡旋的歷程外,也冀望對至今尚少觸及的題目進行研究討論,藉由新視角以深化研究論題,推進研究突破。 

新文化史視野下的明清、民國文學研究 ──反思與前行 國際學術論壇
2019-05/27-28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古典詩學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華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所 聯合主辦

新文化史研究於上世紀年代開始發展,帶來許多嶄新課題,如政治、性別、身體、記憶、邊緣、物質文化等等,與過去二、三十年中國文學研究的範式建立與轉化密切相關。本次論壇由兩岸三地合辦,代表漢語地區明清與民國文學研究者對新文化史理論與實踐的自覺反思。


論壇報導

2018

劉宋的文本世界:跨學科的探索
2018-10/25-26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與前後的東晉與齊、梁相比,學術界對劉宋朝的研究與認識相當單薄,無論是文學或歷史議題,劉宋朝大體上被視作一個過渡期,本活動期望對這個時代提出一個新的、正面的認識。從跨學科角度,衡量這一時代的特質,及其在文史研究的意義包括把以長江下游為中心的劉宋朝,放在大東亞世界的地理、文化環境中,將劉宋研究與其他研究領域聯繫起來從不同學科的各種「文本」出發,特別關注此一時期各種領域中「邊緣」、「移動」、「群體」等現象,重新詮釋該時期各種文學、哲學、歷史、宗教和藝術中的重要議題。進而思考:「劉宋」固然是一個朝代的名稱、一個歷史的階段,然而,在新的研究中能不能變成一個探索的對象?一種尋找新方法的途徑? 本次會議希望能針對此段時期跨學科的研究,獲得對這個時代新的認識,並且徵求不同學科的諸般課題,能夠在「劉宋的世界」中聚焦,從而呈顯嶄新的面貌。 

世說新語的多聲複調
2018-06/27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中國歷史中,劉宋朝往往被視為過渡期,本次會議聚焦在劉宋時期的小說《世說新語》,透過學者的文本細讀,探索這個時代在文學、文化甚至政治上的轉折與影響。 

2017

武備論述與戰爭書寫:以元明清為中心
2017-11/30、12/01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地下一樓多用途空間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在中國近世文學文化中,戰爭往往與文化創生緊緊相連,軍事話語與戰爭書寫在其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正如明清鼎革之際,在戰亂動蕩中開展出複雜多元的文學、藝術、思想等成就,詩文、戲曲、書畫、思想皆有開創性的發展。此外,由於對近世東亞各國文獻史料漸趨重視、研究視域的漸趨多元,近年學界亦以新的視角重新省思中國近世的重大戰事,如壬辰倭亂與太平天國戰爭書寫中的東亞視域、西方影響以及地域、城市、性別等種種議題。本次會議擬以軍事話語與戰爭書寫為視角,並結合跨文類、跨領域的專家,從堅實的文獻解讀出發,參照新的問題視野,讓文學、藝術、歷史、思想、宗教等不同領域的學者進行深度對話。 

2017近世意象與文化轉型
2017-04/27-28
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合主辦

本會議旨在梳理近世中國乃至東亞漢文化圈於現代化來臨前期知識型態與文化表述的多重複雜脈絡,用以展現漢學研究不斷省察以策勵未來的積極意義。挹入中研院文哲所與國立中正大學之研究動能,邀集國內外於「近世文化」範疇領域具學術聲譽的漢學專家齊聚一堂,涉及的議題,既可宏觀探思時代精神與知識建構,亦可具體考察經籍、文學、藝術等不同類屬的個殊狀況。以「近世意象與文化轉型」為主軸,向國內外漢學界關注此一課題的學者提出深切叩問。會中並邀請學術聲譽斐然的美/日漢學家奚如谷(Stephen H. West)教授 、金文京教授擔任會議主題演講。 

2016

中西古典之間:文本、宗教與文學
2016-06/19-20
復旦大學逸夫科技樓二樓多功能聽、復旦大學光華樓西輔樓505教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國芝加哥神學院 聯合主辦

本會議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國芝加哥大學神學院聯合舉辦。藉著紀念余國藩 (Anthony C. Yu) (1938-2015) 先生學術遺產的機會,以中西古典研究為主題,本著中西古典研究交流融通並進行學科反思的宗旨,由余國藩先生的十餘位門生和中研院文哲所、復旦大學古籍所多位專家學者參與,交流對古典文化以及「古典」建構的研究,比較中西語境下的多種人文學術傳統,探討人文學科在當代社會的命運和職責。以這一學術精神來紀念余國藩先生的理念,同時也弘揚中西古典研究。 

2015

世界の中の中国明末清初
2015-05/30-31
東京大學伊藤國際學術研究中心會議廳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聯合主辦

本次會議由本所古典文學領域的同仁與日本漢學界最高峰之一的東洋文化研究所聯合主辦,會議探討的課題涉及明清之際中國學術的思想、文學、藝術和語言四大面向。在豐富、堅實的文獻基礎上,開啟新的學術視野與研究方法。


戰爭與修辭學術論壇  
2015-03/26-27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中國自古以來皆不乏藝術、文化透過戰爭流傳的實例,然而在文學的視野中,此一環節的討論並不多,殊為可惜。為此,論壇議題設定為「戰爭與修辭」,主旨即在於探討明清與近代的「武備論述」。

  有別於以往研討會形式,文哲所所長胡曉真教授指出,使用「論壇」一詞,著重的是自由開放的討論,而不設定如研討會般諸多制式化的規矩,其目的在於:希望透過此一開放的平台,提供與會學者、聽眾一個對等的空間,更具彈性地討論此次議題。未來三年,期望都能採討論會的形式,對「戰爭」此一主題進行更深入多元的討論。

會議報導 

中國文化中的關鍵詞及其翻譯
2015-01/02-03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英國各大學跨校中國研究中心
聯合主辦

近十數年來,由於比較文學或比較文化界歷經了一次迄今猶未停止的翻譯轉向,國際間有關中國文化中的關鍵詞的外譯或形成,早有重省之意,重要書籍紛紛出版。適逢英國各大學跨校中國研究中心 (BICC :The British Inter-University China Centre) 有意與本所合辦有關「中國文化中的關鍵詞及其翻譯」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古典文學組同仁乃決定打破本所古典與現代文學的界線,也結合文學與哲學兩方面的同仁,與BICC在本所合辦此一會議,期能與各領域學者共同引領風騷,呈現宏觀視野。 

2014

創新與創造:明清知識建構與文化交流
2014-12/05-06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明、清二代文學,上承宋、元傳統,與近現代發展關係亦極為密切。這段時期,不僅文學體裁多元發展,詩、文、詞、曲、小說、戲劇、彈詞、寶卷等文類,先、後並盛。在此創作之風大行的同時,另有一極為重要的發展,即是依據不同文類而分別建構的藝術特質論與批評觀。這些針對不同文類而發展的藝術性探討與作品詮釋,不僅為中國的文學批評史增添了必要的篇章,其所建構之有關審美評判之基礎,與對於經典文本所內涵之藝術創造性之詮釋,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對於中國文學傳統之認識。本所古典文學組同仁以「知識建構與文化交流」為核心,開展相關的研究課題,本次大會以「創新與創造」為主軸,規劃「博物學研究」、「神學及詮釋」、「東亞研究」、「藝術史研究(中日書畫知識交流)」、「文學研究」、「戲曲研究」等六大主題,邀請海內外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發表論著,希冀對認識中國古典文學的境界與意涵有所裨益。


會議報導 

戰爭隱喻:衝突、生命、書寫
2014-10/30-31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重點計劃「苦、劫、惡、魔:中國宗教與文學中的試煉書寫」,自2012年起開始執行,持續從不同角度切入探索中國文學與宗教傳統 中 的 試煉 主題。 「戰爭隱喻:衝突、書寫、生命」國際學術研討會,將試煉置於戰爭的視域之下審視、思索。在此,我們對「戰爭」的概念採取廣義的界定,橫貫歷史現實與修辭隱喻,涵蓋政治、思想、族群、文化以及心理等各層面之衝突;形式上,則可包含武力交戰、論辯、抗爭、內在修煉、善惡搏鬥、生存 的 掙扎等 多重 可能。透過戰爭及其隱喻,我們希望聚焦於衝突和書寫之間多層次的關係,持續開展苦難與試煉議題。同時,我們也希望能透過與會者跨領域的研究和對話,聯結不同專業視角下觀察到的個人與群體作為,強化聯繫人文學術與生命關懷。 

東亞的感性與公共性:
日常的結構化和歷史性動力下的新情感

2014-04/21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韓國延世大學國學研究院  聯合主辦

本所與延世大學合作「東亞的感性與公共性」研究計劃,透過以往公共性研究中被忽略或壓抑的「私生活」﹑「私人關係」﹑「情感」等問題,討論社會體系/結構,建構東亞情感層面公共性研究的基礎。

會議議程 

2013

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
2013-12/12-13
國家圖書館文教區國際會議廳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聯合主辦 

圖書向為知識的載體,在重知識的中華文化圈內,書籍地位崇高,從而又是知識另行構成的傳媒或觸媒。有鑑於此,漢學研究中心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共同舉辦「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中將就「文化典籍之知識建構與傳播」、「中國與周邊地區」、「宗教典籍之傳播」、「出版與(非)物質文化」 四項子題共同切磋。 並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歐梵教授應邀以「全球化下的知識轉型和圖書的意義」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活動報導 

試煉與苦難:
中國宗教與文學的對話

 2013-12/06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試煉」在世界主要的宗教傳統中,皆是一個重要的神學問題,也是激盪出眾多經典作品的文學母題。試煉書寫和「苦」與「惡」的問題密切相關。基督教以原罪為人間苦難的根源,佛教以人世的無常,業障的流轉為苦之肇因。人如何自苦難中尋得解脫與救贖,始終各個宗教傳統共同關注的焦點,而遭遇、對抗種種惡力,又往往是解脫或超越苦難的必經過程,亦即試煉的過程。無論是試圖解釋人世間無法滅絕的苦難,詮釋善惡之間複雜糾葛的關係,或面對個人追求精神超越過程中人情慾望的掙扎;試煉書寫,都是上述種種道德問題,宗教追求,人心翻騰狀態的絕佳展演場。 本會議將對此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分析;並期望能以此主題為基點,開展宗教、思想、文學、社會史乃至比較哲學等領域之間的對話。


會議報導

2012

從晚明到晚清:文學‧翻譯‧知識建構
2012-11/01-02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共同主辦 聯合主辦

明清文學與域外文化的詮釋與交流研究,在海內外發展蓬勃,研究動態及相關著述日新月異,充滿活力。本會議將希望結合文學、歷史、宗教、哲學、戲劇、美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成果,與海內外正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合作,期能激盪思考、凝聚力量,使古典文學研究的面向更多元、更豐富。會中邀集來自臺灣、香港、中國、日本多位學者,以「知識建構」為核心,多方探討從晚明到晚清廣義的翻譯與文化議題。  

會議報導 

2011

行旅、離亂、貶輒與明清文學
2011-12/08-09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過去數年來,文哲所從事明清研究的學者,在各自的研究領域裡已碰觸到「行旅」、「離亂」、「貶謫」的研究主題,累積了不少經驗,也發表了若干研究成果。有感於應在這樣的基礎上,更深入地開拓本課題,進一步整合、凝聚研究成果與資源,並與海內外專家學者交流合作,本所自2009年起,由古典文學研究室開始執行為期三年的「行旅、離亂、貶謫與明清文學」重點計畫。除不定期邀請海內外學者進行專題演講、學術座談,每年並舉辦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是以明清文學作品中之「行旅」、「離亂」、「貶謫」經驗與視野為研究主題,廣邀中國東北流人史、清代史,以及明清詞學、詩學、小說、敘事文學、戲曲學、文獻學,乃至人類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發表研究成果,並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

會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