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ies in 2021

01月09日, 14:00 - 15:00

第119讲 (第六十四期)

题 目: 全球被子植物区系的区划与演化

分享人:刘云鹏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从森林、草原到荒漠,全球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植物种群(即植物区系)。植物区系的区划旨在将全球划分为拥有相似植物组成的地理区域,进而为认识植物的分布以及区域环境的演变过程提供科学基础,更为植物资源的开发与自然保护区规划提供理论框架。历史上,植物学家依据地区特有物种提出了不同的植物区系区划方案,但由于数据缺乏,这些方案多为定性的描述且不同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仍然模糊不清。随着物种分布和系统发育大数据的积累,定量化的区系区划成为可能。本次分享介绍了植物区系区划的历史,结合个人研究,我们提出了基于植物亲缘关系的定量化的全球植物区划,并结合气候和地质历史,探讨了植物区系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分享人介绍:

刘云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梁希班(林学方向),曾于201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问一年。研究领域为宏观生态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

Courtesy of Yunpeng Liu

01月23日, 14:00 - 15:00

第120讲 (第六十五期)

题 目: RISC-V与处理器设计

分享人:宋威 博士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随着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公司的制裁和断供,关键技术卡脖子,特别是处理器卡脖子的问题日渐凸显。加州伯克利分校提出的完全开放的RISC-V指令集似乎为解决中国处理器卡脖子的问题带来了一线希望。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次的分享将是一个关于处理器内部构造和RISC-V指令集的科普,会涵盖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指令级架构、处理器架构、超标量处理器、高速片上缓存设计以及RISC-V指令集的一系列内容。

分享人介绍:

宋威,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候选人。2005年和2008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得自动化学士和硕士,2011年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2011年至2017年间在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学院和剑桥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曾经是剑桥大学开源片上多核SoC项目lowRISC的硬件负责人。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针对处理器和系统安全的编译器优化、安全处理器架构、基于RISC-V的安全处理器设计等等。

Courtesy of Wei Song

01月23日, 15:00 - 16:00

第121讲 (第六十五期)

题 目: 离子阱量子计算——现状与前瞻

分享人:张弛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技术,量子计算机能够比经典计算机更高效地处理特定问题。尽管近来量子计算的优越性已在特定条件下得以展现,制备和操控更大规模、更高品质的量子比特仍是当下的主要挑战。囚禁在电磁场中的离子是一种高品质的量子比特。这使得离子阱成为目前相对领先的量子计算平台之一。本报告将从量子计算发展简史出发,涵盖离子阱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展望未来实现大规模离子阱量子计算的若干技术途径。

分享人介绍:

张弛,ETH物理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离子阱量子信息实验与新型离子阱设计。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硕士毕业于ETH物理系。


Courtesy of Chi Zhang

02月06日, 14:00 - 15:00

第122讲 (第六十六期)

题 目:系外行星的探索

分享人:马 颉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自1995年首次以径向速度方法确认太阳系外的行星飞马座51b以来,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4000多颗系外行星。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我们对系外行星的探索也逐步深入。本次分享将按照探索系外行星的时间历程,介绍系外行星的主要探测方法和对应的著名任务望远镜,科普行星形成方面的主要发现和研究现状。

分享人介绍:

马颉,ETH 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原行星盘中尘埃的性质和行星形成。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中法合作项目,硕士毕业于 ETH物理系。

Courtesy of Jie Ma

02月06日, 15:00 - 16:00

第123讲 (第六十六期)

题 目:分子模拟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应用

分享人:李耀宗 博士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进入持续的高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近几年来也倡导加大对该产业的研发投入,并极力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分子模拟,作为一项现代新药研发必不可少的技术,近几年也受到了国内学术和工业界的重视。分子模拟以实验及理论计算数据为基础,采用计算机建模及仿真的方式发现研究对象分子机制及设计相关药物分子。本次分享将介绍分子模拟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多种应用场景,尤其关注在小分子化学类药物开发上的应用等。

分享人介绍:

李耀宗,现苏黎世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2010年硕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随即于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新药开发工作。2012至2017年在瑞典于默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受瑞典研究基金会(Swedish Research Council)资助到苏黎世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至今。现研究方向为表观转录组学相关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关生物探针和小分子药物的早期探索。


Courtesy of Yaozong Li

10月22日, 18:30 - 19:30

第138讲 (第七十八期)

题 目:财务丑闻与会计制度发展

分享人:马铭萱

主持人:杨行早

分享摘要:

什么是会计研究?会计研究的核心在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主要来自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券商分析师的分析报告,新闻发布,以及社交媒体也逐渐成为了会计信息的新来源。会计信息如何产生,传递,理解和使用对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有着很重大的影响。

本次分享将介绍对于全球会计准则制定与完善有着重大影响的财务丑闻事件。会计准则是动态变化的,本次分享也将分析会计准则的发展变化趋势。

分享人介绍:

马铭萱,UZH会计学在读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研究生毕业于UZH银行与金融专业。


Courtesy of Mingxuan Ma

10月22日, 19:40 - 20:40

第139讲 (第七十八期)

题 目:多光谱地面激光雷达

分享人:韩昱

主持人:张艺涵

分享摘要:

地面激光扫描技术依靠其能够大规模、准确及有效地记录环境3D几何形状的能力,在近些年成为了3D数字化周围环境的重要技术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对建筑和土木工程的测绘。近十年内,为了同时得到目标物的空间信息以及材料信息,结合了激光雷达技术和遥感光谱技术的多光谱地面激光雷达技术被积极地研究并探索。本次分享将从几种基本的激光雷达测距技术出发,并介绍现有的多光谱地面激光雷达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方向。

分享人介绍:

韩昱,ETH土木、环境和地质工程系测绘专业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研究生毕业于KIT光学与光子学学院。目前研究方向为使用基于超连续光频率梳的多光谱激光雷达进行材料探测。


Courtesy of Yu Han

11月5日, 18:30 - 19:30

第140讲 (第七十九期)

题 目:材料适度软,性能可过硬

分享人:汪非凡

主持人:杨行早

分享摘要:

在光伏领域,传统高性能半导体(如硅、砷化镓等)的设计原则为:刚性结构和完美晶格,以获得极低的缺陷浓度和高转化效率。然而,近些年具有较软结构的半导体在光伏器件中的成功应用,打破了人们对高效光伏材料的衡量标准,发现存在较高缺陷浓度的材料亦可拥有优异的光伏性能。该分享将阐述如何用超快光谱实验来揭示适度软结构提升光电性能的原理,进而探讨该机制的普适性。

分享人介绍:

汪非凡,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材料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超快光谱和固体物理与化学。17年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1年9月来到瑞士。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固体材料中元激发动力学及其与物性的关系。


Courtesy of Feifan Wang

11月5日, 19:40 - 20:40

第141讲 (第七十九期)

题 目:新型环境污染物对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影响

分享人:岑天宇

主持人:杨行早

分享摘要:

细菌耐药性是当代医学一个日益严重的现象,近些年出现的超级细菌使得一些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效果逐渐降低。除去医学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滥用问题,一些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同样对于抗生素耐药性的生成和传递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次分享将主要介绍细菌耐药性形成原理以及新型环境污染物对于耐药性生成和传播的促进机制。

分享人介绍:

岑天宇,PSI和EPFL联合培养环境工程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毕业于ETH环境工程专业。目前研究方向为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气相检测及联用方法开发。


Courtesy of Tianyu Cen

11月19日, 18:30 - 19:30

第142讲 (第八十期)

题 目:医学影像AI 在髋关节中的诊断及手术规划应用

分享人:曾国栋

主持人:马浩之

分享摘要: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学图像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大规模的数据学习能够为

病人提供快速且精准的诊断和手术规划治疗。本次分享中将通过医疗影像AI 在

髋关节中的诊断及手术规划应用为例,讲述AI 如何在实际临床中为病人提供更

好更快的医疗服务以及AI 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分享人介绍:

曾国栋,瑞士伯尔尼大学博士后。获伯尔尼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

此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硕士学位,曾在网易游戏任职软件开发工程

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AI)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在医学图像分析

国际顶会MICCAI 发表多篇论文,获MICCAI2019 学生旅行奖,ICIAR2018 最佳论

文奖,MLMI2017 最佳论文奖。


Courtesy of Guodong Zeng

11月19日, 19:40 - 20:40

第143讲 (第八十期)

题 目:福岛十周年:世界核能政策变化以及超越大众认知的核能创新

分享人:蓝文鸿

主持人:马浩之

分享摘要:

2011年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核事故极大地影响了全世界的能源格局和能源政策制定执行,也给予了核科学和核能技术产业沉重打击。核能科学技术产业吸取包括福岛在内数次的核事故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一代的安全要求和技术理念,并将其应用到新一代反应堆的设计建造维护和退役全寿命流程中。本次分享主要介绍:1)福岛事故后世界核能政策变化;2)以及现代、特别是福岛事故之后的核科学技术产学研所取得的超越大众认知的核能创新及应用。

分享人介绍:

蓝文鸿,ETHz机械系和PSI LRT博士生,获华北电力大学核工程技术和法国格勒诺布尔综合理工学院能源与核能工程学士学位;获EPFL-ETHz核能工程硕士学位。目前研究方向为先进反应堆结构件和微观流体传热。

Courtesy of Wenhong 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