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ities in 2020

01月17日, 19:10 - 20:00

第92讲 (总第50期)

题 目:海上的森林:红树林

分享人:李 真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由于涨潮时被海水部分淹没仅树冠露出水面,故被称为“海上森林”。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一类典型的海岸湿地,也是地球上最具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红树林做为“蓝色碳汇”,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和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次分享将简单介绍几种我国常见的红树物种,以及红树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红树林碳储量监测等研究。

分享人介绍:

李真,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专业为生态学,目前在苏黎世大学遥感实验室访问交流,研究兴趣为应用遥感技术从大尺度上监测和保护植物多样性以及揭示生物多样性物种共存的机制。

Courtesy of Zhen Li

02月28日, 19:00 - 20:00

第93讲 (总第51期)

题 目:怎样保护你的肺?——从肺泡巨噬细胞谈起

分享人:李凤琦 博士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呼吸道感染是全世界关注的共同话题。作为呼吸道中最多的免疫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具有清除病原体,参与肺损伤修复的作用,其处于肺脏免疫调控网络的中心位置。本次分享将从肺泡巨噬细胞的角度来解释呼吸道感染与疾病,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

分享人介绍:

李凤琦,2005年获中南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于ETH从事博士后研究。从2005年起,一直从事肺脏区域免疫特性与疾病的研究,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 肺泡巨噬细胞与呼吸道感染。

Courtesy of Fengqi Li

02月28日, 20:10 - 21:00

第94讲 (总第51期)

题 目:人类与传染病

分享人:张世君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什么是传染病? 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哪些传染病, 该如何应对? 传染病的爆发带给人类怎样的启示? 本次分享将结合分享人临床工作中的专业经验,进行传染病的科普介绍,主要为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及防治等,帮助大家对传染病形成一个基本的科学认识。

分享人介绍:

张世君,曾于传染病医院临床一线工作3年,主要接触肝炎、结核、艾滋病、发热伴、出血热、水痘、麻疹、百日咳、疟疾等多种传染病。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专业是中医内科学,目前于苏黎世大学医院交流学习,主要研究方向是血管钙化的机制研究。

Courtesy of Shijun Zhang

05月09日, 14:00 - 15:00

第95讲 (总第52期)

题 目:三维视觉浅谈

分享人:李作越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三维视觉(3D Vision)是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传统上,解决三维视觉领域的问题通常基于几何学(Geometry)的方法。但由于最近几年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也开始在三维视觉这个领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次分享将会对三维视觉做一个入门级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其与二维视觉的异同、目前领域内的几个主要问题和相应解决方案等,从而让大家在广度上对这个领域有初步的认识。

分享人介绍:

李作越, ETH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视觉和几何学(Computer Vision and Geometry, CVG)室验室的博士二年级在读,师从Prof. Marc Pollefeys,初步研究计划和方向为三维场景理解(3D Scene Understanding),曾在计算机视觉的顶级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CCV和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VPR)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16-2018年于 ETH 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并获得杰出毕业生荣誉,2011-2015于浙江大学攻读电子信息工程学士学位并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荣誉。

Courtesy of Zuoyue Li

05月09日, 15:00 - 16:00

第96讲 (总第52期)

题 目:粮油的选择与研究

分享人:王祥 博士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本次分享将主要讲解粮油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选择”。如超市里有许多种类的油,怎样选择健康又实惠的油?哪些油对小孩脑部发育尤其的重要?怎样从外观品质选择口感好又营养的大米?等等。另一方面主要会介绍粮油遗传育种的“研究”,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概念有杂种优势,三系杂交育种,两系杂交育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等。介绍研究的同时,也会带领大家认识一些那些值得知晓的,为粮食增产与品质提升做出特别贡献的科学家。期待与大家共同探讨。

分享人介绍:

王祥,本科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生物学技术理科基地班, 后在本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学习油菜遗传育种。主要研究为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克隆,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基因的功能与结构解析,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WA352结构分析等。相关文章发表在《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上。现于苏黎世大学 Cafilisch教授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基于蛋白质结构的小分子药物开发。

Courtesy of Xiang Wang

05月24日, 14:00 - 15:00

第97讲 (总第53期)

题 目:拥抱更好的自己

分享人:丁 珂 博士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根据同学们反馈最关心的问题 (在自信心,学业,社交,找工作这四个方面),从心理咨询,脑科学和我自己在欧洲生活6年的经验,跟大家聊一聊我的建议和一些亲测有效的方法,希望各位能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拥有更好的状态,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人介绍:

丁珂,慕尼黑大学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博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经济学博士后。拥有国内和英国认证的心理咨询和个人成长教练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从业经历三年,来访者满意度100%,主要擅长个人情绪问题和婚姻恋爱关系问题辅导。研究方向主要为感恩和骄傲的神经建模机制、时尚在大脑加工的价值模型等。

Courtesy of Ke DIng

05月24日, 15:00 - 16:00

第98讲 (总第53期)

题 目:南极半岛杂谈

分享人:李晓航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200年前,人类第一次亲眼目睹南极大陆;108年前,人类第一次脚踏实地地踩在南极点;时至今日,虽然已经可以通过旅游的方式探访特定区域,南极对人类来说依然是最神秘的一块大陆,对自然来说则是最后一方净土。南极半岛是人类在南极大陆涉足最多的区域,也是最生机勃勃的区域。本次分享会为大家简单介绍南极半岛,并期待与大家讨论。

分享人介绍:

清华大学能源动力工程专业本硕,大学时曾是校登山队队员。曾在世界500强、第一大石油技术服务公司斯伦贝谢任现场工程师,在油田现场带队工作。2016年第一次来到南极时,就对南极一见钟情。在已经去过世界上50多个国家中,南极依然是最爱的旅行目的地之一。2017年起,开始转到南极旅游行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并且成为南极探险队员(Expedition Staff),已去过十余次南极,偶尔也会以“赤道企鹅”的笔名写关于南极的科普小文章。

Courtesy of Xiaohang Li

07月12日, 14:00 - 15:00

第99讲 (总第54期)

题 目:浅谈当代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业

分享人:倪淞波 博士

主持人:马 峻

分享摘要:

半导体制造业作为当今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市场的支柱产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影响,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本次分享将简单介绍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基本过程,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现况。

分享人介绍:

倪淞波,苏黎世联邦理工材料科学博士,2017年7月加入半导体设备公司KLA,主要从事光刻工艺控制的应用开发。

Courtesy of Songbo Ni

07月12日, 15:00 - 16:00

第100讲 (总第54期)

题 目:如何不被感情算计? Affective Computing (情感计算) 告诉你答案!

分享人:刘 澍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过去十年间,各行各业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客观的感知领域,比如物体识别、行为检测等更是到达了登峰造极甚至超越人类的水平。 然而,在主观感知领域,譬如通过行为/ 文字/ 表情/ 语音语调/ 心跳等识别人类的情绪,人工智能的表现相对而言只能说乏善可陈。 人类是情感动物,情感 ( 或情绪,emotion ) 不仅影响着人际交往,更对工作效率、身体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准确识别人类情绪变化,调节心理健康也吸引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和企业的关注。 本次讲座将简要分享下 Affective computing 在学术圈和工业界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分享人介绍:

刘澍,苏黎世联邦理工博士在读。 主要从事物联网,机器学习,智能交通领域应用方向的研究。 本硕分别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电子信息专业。

Courtesy of Shu Liu

08月22日, 14:00 - 15:00

第102讲 (总第56期)

题 目:电影是什么? 从哪儿来? 到哪儿去? —— 认识电影,不做不明真相的吃瓜观众

分享人:赵晨蕊

主持人:马浩之

分享摘要:

电影,又称第七艺术,它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建筑六大艺术元素融会贯通,并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创造出了自身独特的语言体系。 作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综合艺术,电影在近百年迅猛发展,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如今,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电影被制作发行上映,电影市场的繁荣,极大满足了全球观众的庞大需求,看电影也已成为许多人社交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故事剧情,在荧幕画面内外还有许多更有深度的内容。 而作为观众,选择一部好片,看懂电影并理解其美学内涵,则可使自己更愉悦地享受观影的两小时。 本次分享将回答题目的三个问题,帮助你更好地认识电影。 内容包括:概括电影的历史及类别、介绍当代电影的制作流程及拍摄手法、探讨流媒体时代电影产业的机遇挑战并展望未来。

分享人介绍:

赵晨蕊,卢塞恩应用科技与艺术大学 Master in Film 在读,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主要从事电影、动画、交互媒体方向的制作与研究。

Courtesy of Chenrui Zhao

08月22日, 15:00 - 16:00

第103讲 (总第56期)

题 目:浅谈气候金融的实践

分享人:朱文颖

主持人:马浩之

分享摘要:

什么是气候金融? 它在实践中有哪些内涵与外延,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本次分享将主要通过介绍联合国环境署气候金融部门的工作内容与见闻来粗浅回答以上问题,也会适当辅以其他实习经历作为补充。非学术向,欢迎大家来拍砖。

分享人介绍:

朱文颖,ETH 硕士在读,本科毕业于上海西南某高校。与环境专业相爱相杀刚刚度过七年之痒——从环境工程到环境政策到绿色金融,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日内瓦联合国环境署气候金融部门实习。目前在瑞士再保险集团做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实习。

Courtesy of Wenying Zhu

09月12日, 14:00 - 15:00

第104讲 (总第57期)

题 目:浅谈专利视角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的发展

分享人:李传云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中国制造 2025》中的十大重点产业发展领域,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合作创新是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引擎”,而在技术合作创新过程中,专利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本次讲座将简要阐述专利视角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合作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展望。

分享人介绍:

李传云,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兼苏黎世大学联培博士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创新网络、创新管理以及区块链网络的相关研究。

Courtesy of Chuanyun Li

09月12日, 15:00 - 16:00

第105讲 (总第57期)

题 目:化学链燃烧

分享人:徐勇庆 博士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大量人为的CO2排放是造成我们地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基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我们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依然将会是我们最主要的动力之源。因此,我们必须开发新的燃烧方式,实现化石能源利用中的碳捕集和隔离。

化学链燃烧是一种新的燃烧理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氧载体(例如Fe2O3、 Cu2O、 CaSO4、 MnO等)在两个反应器之间循环来实现燃料燃烧的过程,该方式具有热效率高、CO2内分离、低NOx排放等等特点。本报告将阐述化学链燃烧的基本技术原理、并从氧载体的设计和优化、化学链耦合化工生产等方面,总结和分析化学链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分享人介绍:

徐勇庆,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2019年于ETH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链油气高值化利用,CO2的捕集和分离等方向的研究。

Courtesy of Qingyong Xu

09月19日, 14:00 - 15:00

第106讲 (总第58期)

题 目:工业化养殖:超级菌的培养皿?

分享人:赵 成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工业化养殖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然而抗生素在动物饲养过程中的普遍使用正在酝酿一场全球性的耐药性危机。全球约73%的抗生素被用于食用动物,除用于治疗动物疾病外也作为促生长剂被广泛添加在饲料中。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产生耐药性,甚至发展为超级菌,即多重耐药性细菌。本次分享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如何被发现和广泛用于养殖业;超级菌的产生机制;动物传人的证据;抗生素保卫战的当下和将来。

分享人介绍:

赵成,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环境系博士在读。北京大学学士,苏黎世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动物源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地理空间和流行病学分析。爱好钢琴和自行车。

Courtesy of Cheng Zhao

09月19日, 15:00 - 16:00

第107讲 (总第58期)

题 目:“想你所想”之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前世今生

分享人:张 帅 博士

主持人:牛威捷

分享摘要:

推荐系统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购物、娱乐、资讯等应用中,推荐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例如 amazon、tiktok、youtube等利用推荐算法挖掘我们的兴趣爱好,从而推荐给我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系统具有极高的工业和学术价值。本次分享将介绍推荐系统的概况传统和现今的主流推荐技术, 如深度学习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也将探讨推荐系统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分享人介绍:

张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博士后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 Sydney)。曾于Amazon, Tencent等企业实习, 主要研究方向为推荐系统,知识图谱,图神经网络等。

Courtesy of Shuai Zhang

10月03日, 14:00 - 15:00

第108讲 (总第59期)

题 目:如何在单个原子上储存1比特数据——单原子磁存储器

分享人:刘丹旸

主持人:张艺涵

分享摘要:

信息时代,海量数据需要存储,摩尔定律正在逼近极限。你知道目前我们用的硬盘为了储存1比特的数据需要多少个原子吗?答案是100万左右个原子。而在实验室,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物理学家证明了在单个原子上读取和写入1比特的能力。如何在原子层面进行操控实现信息稳定的写入和读取?本次分享将结合自己所在实验室的工作和相关领域内的进展,向大家介绍这一前沿技术和应用前景。

分享人介绍:

刘丹旸,苏黎世大学物理系博士生,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现研究领域:使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进行单原子操控,并使用SPM隧穿光谱学,泵浦探针和基于SPM的电子自旋共振等技术来表征量子材料的特性。

Courtesy of Danyang Liu

10月03日, 15:00 - 16:00

第109讲 (总第59期)

题 目:确定的不确定性

分享人:朱绪嘉

主持人:牛威捷

分享摘要:

如今,计算模型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应用科学和工程实践中。基于这些模型的数值仿真可以帮助我们更为精准地评估系统性能,从而优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模式。为更好地表征实际状况,很多模型参数都包含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能来自于对于系统的认识不足,或者测量的误差等。随着对模型的要求和其复杂度的提高,这些不确定性对系统响应的影响需要更加精准量化的分析。本次分享旨在介绍工程不确定分析目前的发展及一些统计学习方法在其中的应用。

分享人介绍:

朱绪嘉,苏黎世联邦理工博士在读,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主要从事于概率统计模型的工程力学应用:包括替代模型,量化不确定性,敏感度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等。

Courtesy of Xujia Zhu

10月17日, 14:00 - 15:00

第110讲 (特别策划)

题 目:名侦探 XX7 系列之锁定目标--Geographic profiling through nonparametric density estimation in serial crime investigation

分享人:沃宇晨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系列犯罪的侦查困境在于研究犯罪人在犯罪前后的空间行为及心理现象,尤其是一些心理潜规则,诸如“犯罪最近与最小努力原则”;“犯罪舒适原则”;“犯罪距离消减现象”;“犯罪缓冲区现象”等。地理学心理画像(Geographic Profiling)的基本理论根据--即犯罪日常活动理论、犯罪理性抉择理论及犯罪风格理论。20 世纪 90 年代加拿大警探 D.Kim.Rossmo 首次提出使用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分析系列犯罪的统计数据,在侦破系列犯罪案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随后 Rossmo 模型被广泛使用到北美和德国的刑事侦查活动中,为系列犯罪案件提供了计算机技术支持。现代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困境在于大数据分析,如何合理运用机器(统计)学习算法解决棘手问题,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分享人介绍:

沃宇晨,苏黎世大学法律系本科在读,此前曾获华东政法大学经济侦查法学学士

Courtesy of Yuchen Wo

10月31日, 14:00 - 15:00

第111讲 (第六十期)

题 目:在超算中模拟宇宙演化——计算宇宙学简介

分享人:刘远康

主持人:张艺涵

分享摘要:

宇宙诞生于13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逐渐演化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景象。从上世纪开始,天文学家开始用物理模型解释复杂的天体物理现象,然而这些模型都只是整个宇宙的局部模型。天文学家需要把各种尺度下的物理模型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学模型。随着近二十年来超级计算机和高性能计算工具突飞猛进的发展,当代天文学家已经可以基于简单的初始条件,用计算机模拟出宇宙在130亿年里的演化。本次分享将从宇宙学基础知识出发,概述计算宇宙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策略,然后简单介绍这些模拟在星系形成和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分享人介绍:

刘远康,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硕士在读,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019年加入苏黎世大学计算科学研究所并开始从事计算天体物理研究。目前研究方向包括星系形成与演化,星系反馈,星系内部和星系周围磁场演化,宇宙磁流体动力学模拟,以及高性能计算在计算天体物理中的应用。

Courtesy of Yuankang Liu

10月31日, 15:00 - 16:00

第112讲 (第六十期)

题 目:固体材料中的电子以及拓扑材料——电子的高速通道

分享人:刘晓雄

主持人:张艺涵

分享摘要:

固体物理是一门研究晶体中电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近年来拓扑材料成为固体物理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用最典型的拓扑绝缘体举例,拓扑绝缘体的体态是绝缘体,但是表面态体现为导体, 并且表面的电流可以自动绕过表面杂质。比较常规导体,拓扑材料在导电过程中有更低的热耗散。本次分享就会向大家介绍一些典型的拓扑材料。

分享人介绍:

刘晓雄,苏黎世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在读,本硕毕业于兰州大学。主要从事于固体晶体材料的相关性质的理论模拟:用Wannier 函数插值方法研究与Berry曲率相关的电磁的非线性响应。

Courtesy of Xiaoxiong Liu

11月14日, 14:00 - 15:00

第113讲 (第六十一期)

题 目:如何看待中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技术角度的思考

分享人:周 会

主持人:马浩之

分享摘要: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第75届大会上向世界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碳中和”,有哪些短期技术、中期技术、长期技术?与欧洲相比,中国的“碳中和”面临哪些困难?本次报告将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向大家分享气候变化、碳减排与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相关技术与展望。

分享人介绍:

周会,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玛丽居里学者,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现研究方向为能源转化中的异相催化、二维材料的制备与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与氢能的存储。

Courtesy of Hui Zhou

11月14日, 15:00 - 16:00

第114讲 (第六十一期)

题 目:大型底栖生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海底碳循环的影响

分享人:邓龙辉

主持人:马浩之

分享摘要:

查尔斯·达尔文基于对蚯蚓行为的观察提出了“生物扰动”的概念。寒武纪以来海洋底栖生物的出现对气候产生了深刻影响。底栖动物通过对海水-沉积物界面的扰动和所产生的物质交换,影响了地球上主要碳库之一海洋沉积物中的碳循环。目前关于底栖生物如何影响微生物群落进而影响它们所参与的碳循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海床生态系统功能将产生何种改变的研究仍然缺乏。本次报告将与大家探讨这一主题,分享相关知识和一些初步研究进展。

分享人介绍:

邓龙辉,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环境系统科学系环境微生物组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为生物扰动,微生物群落生态和构建,成岩作用模型,基于拉曼光谱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的细胞分离与计数,单细胞测序等。

Courtesy of Longhui Deng

11月28日, 14:00 - 15:00

第115讲 (第六十二期)

题 目:中美贸易争端的底层逻辑

分享人:李 蕾 博士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中美贸易争端自2018年开始至今已经持续两年有余。这场牵动全球的贸易争端因何而起?如何影响中美两国的经济?给其他国家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基于国际贸易数据,本次分享将对贸易争端的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将结合国际经济学相关理论对贸易战的起因和结果进行分析。

分享人介绍:

李 蕾,德国曼海姆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德国劳动经济研究所(IZA)research affiliate。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2016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2016-2019年在苏黎世大学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与劳动经济学。

Courtesy of Lei Li

11月28日, 15:00 - 16:00

第116讲 (第六十二期)

题 目:利用树鼩模型研究视觉认知

分享人:王 静 博士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大脑具有非凡的计算、决策、思维、情绪和学习记忆等功能,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之一,而大脑接收的信息输入主要来自视觉系统。目前发现,一种昼行性类灵长类动物——树鼩 (Tupaia belangeri) 在视知觉研究中具有潜在优势。本次报告将向大家介绍一些视觉系统的基础知识,常见的视觉疾病,以及目前通过建立树鼩视觉辨别模型开展的一些初步研究进展。

分享人介绍:

王 静,弗里堡大学视觉认知实验室博士后,南京医科大学讲师。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主要研究兴趣为利用新型模式动物树鼩建立神经精神疾病模型。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决策和动机的神经环路、以及视知觉的转化医学研究。

Courtesy of Jing Wang

12月12日, 14:00 - 15:00

第117讲 (第六十三期)

题 目:浅谈图机器学习——从图嵌入到图神经网络

分享人:侯逸帆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随着机器学习领域的发展,人们发现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变得越发不可忽视,比如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文章之间的引用关系等。如何去认识并利用这些关系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次分享旨在介绍近年来图机器学习领域的发展轨迹,从图嵌入到图神经网络,并结合自己的现有工作,与大家一起讨论理解如何处理机器学习中的关系数据。

分享人介绍:

侯逸帆,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生,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信息类数理提高班,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领域为: 图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主页:https://yifan-h.github.io

Courtesy of Yifan Hou

12月12日, 15:00 - 16:00

第118讲 (第六十三期)

题 目: 核能发展现状与核安全

分享人:王升飞 博士

主持人:王重力

分享摘要:

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发现。本次分享将给大家介绍核能发展的历史, 从X射线的发现, 到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第一座核反应堆启动再到福岛核事故, 核能的发展之路颇为坎坷。如何才能保证核能的安全使用? 核电的未来有哪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分享人介绍:

王升飞,ETH 核能系统实验室访问学者,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2010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反应堆热工水力,非能动安全,比例分析及模型验证等。

Courtesy of Shengfei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