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聖潔會的緣起及發展
草屋裡的禱告聚會
1885年瑞典有一佃農赫丁夫婦,因目睹當時許多瑞典國教「信義宗」教會信徒不明白重生的真義,也没有經歷聖靈充滿,於是在自己的農莊發起一個禱告會。會中追求聖靈充滿,關注信徒屬靈生命的重生,強調得救後過「聖潔」的生活。
這個禱告會一開始就很注重宣教的工作,1887 年.7月赫丁邀請基督徒們到他在那克 (Narke)的農莊,開了二天的研討會 。在此會議中瑞典差會便成立了,而差會成立的目的便是「傳福音到不認識主或被忽略的地方」。
1890 年開始差派第一批人做遊行佈道,他們只經過短期的訓練,而且中間還包括一些女傳道,這在當時是極罕見的事。他們二個二個的出;去傳道,沒有薪水,没有固定的支持,就往瑞典最偏遠的地方傅福音、建立教會。
1978 年時的資料顯示 :瑞典國內的聖潔會有 102 間教會,五千位信徒。
1890年到1977 年聖潔會所屬的聖經書院有 1622 人被差派出去做短期或長期的宣教工作。
1978 年時聖潔會有 170 位的現職牧師或傳道人在教會服事。
瑞典聖潔會的精神及信仰告白
從瑞典聖潔會(瑞典文 Helgelse-Forbundet,英文 Swedish Holiness Union) 的緣起和在大陸、台灣的宣教歷史,可以看出瑞典聖潔會的精神,也是各教會應當持守的的精神。
1.聖潔的精神
聖潔會以 「聖潔」取名,便是強調應過聖潔的生活。
2.宣教的精神
瑞典聖潔會專向鄉村及北極圈等較偏遠的地方傅福音,在中國大陸及台灣也是如此。
3.勤儉的精神
瑞典聖潔會信徒約五千人,大多是位於鄉村的小教會,會友職業收入並不高,卻能支持一百多位宣教士在世界十幾個國家的宣教工作。因爲信徒和宣教士都是勤儉自持,以供給別人。
4.殉道的精神
1900 年義和團之亂,在華宣教士無一倖免,但其他宣教士仍再接再厲。當大陸淪陷,台灣情勢危急時,瑞典聖潔會的宣教士仍然來台宣教。即使水土不服、身體不適,他們仍死守到底,直到台灣教會漸漸能自立。
瑞典聖潔會與InterAct
爲了有利於宣教事工的推展,結合教會資源,瑞典聖潔會在: 20世紀末・有重大的改變一一瑞典聖潔會與瑞典另外兩個教派結合成了一個新的教會團體,名為「InterAct」,有互相合作之意。
InterAct 是植基於 聖潔會 (Holiness Union Mission)、北歐獨立浸信會(Scandinavian Independ Baptist Misson)、厄勒布魯差傳會 (Orebro Mission ) 等三大教派,成立於 1996年10月19日,於 1997年1月1日開始運作。
在瑞典有 360間教會,29000 名教友,與 IntcrAct 有連結:20000 名兒童與青少年參與 InterAct 的青少年計畫。教會的總部、神學院和刊物發行中心,設於瑞典的厄勒布魯 (Orebro)。
InterAct 在亞洲、中東、非洲、拉丁美洲、歐洲陸續成立地區辦公室,並與其他基督教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