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教會簡介 2023/07/04 撰寫者:潘淑純
新埔教會簡介 2023/07/04 撰寫者:潘淑純
前言:
1949年中共佔據大陸, 瑞典聖潔差會被迫全面中斷在大陸的宣教工作,國軍退守台澎金馬,1953年瑞典籍宣教士克含芳教士與愛華珍教士來台,她們一開始遶台一週後,最終選擇居住台灣北部桃竹苗山區客家人(素有福音硬土之稱)繼續銜接宣教使命,首站到了新竹市傳福音,建立了第一間教會–新竹教會。先後於新豐、鳳山村、關西、北埔、新埔、竹東、中壢等地設立了地方堂會。
一、教會起源-新埔教會設立-1956.10.01
1.1955年克含芳教士與愛華珍教士與台籍傳道人鄔遠慶、侯雯霖等----來新埔客家地區偏僻窮鄉露天傳福音,
2.之後文博牧師亦來台協助,1956年10月開始設立新埔聖潔會,每主日有侯雯霖,郭大衛等傳道人輪流證道。1965年興建完成這棟巍峨聳立於新埔街尾地區的教會。
3.(義民路一段20號現址)剛開始也在教會一樓設立真光幼稚園,這幼稚園先後使許多人因福音緣故間接得福受益。
4.1971年鐘清欽傳道離職後,幼稚園就停辦了。直到1982年蔣宇龍傳道奉派到新埔教會任職,銳意革新一翻不到一年就離職---續任者有劉石連傳道、韓國籍申武星傳道任期時間不長,
5.1992年林讚堂弟兄夫婦以神學生身份來此事奉,任職十餘年有許多建樹與處處有深耕痕跡。
教會特色&新埔教會+石光教會(99.07.01)投票通過合併
新埔教會在林牧師離職後聚會人數不多(有一批人出走),在總會的規劃與安排下,與關西石光教會合併聚會,並經執事會與會員大會投票半數通過後,聘任徐蘭勝牧師夫婦成為新任駐堂傳道人,正式於民國99年7月1日生效實施。
在過去十年中一一造訪昔日的信徒並開拓福音新據點,藉著新竹得勝者教育協會,在新埔國中、石光國中、關西國中、富光國中,上問題處理、情緒管理課程,藉舉辦福音茶會,韓語班間接向學生們傳福音。藉著韓國三一長老會每年寒暑二次來新埔短宣隊,對鎮內芮蒂幼兒園、喬登美語、化蛹舞蹈社、興盛幼兒園、興盛安親班、傳福音四律短劇與聖經遊戲,以福音隊泡菜班教學與晚會表演型態與社區媽媽互動,並在街頭一對一個人佈道,逐家逐戶登門拜訪佈道。
陸續數年持續在新埔家園長照中心,崇德長照中心,每月一次持續向長者傳天國赦罪悔改福音,被聖靈管理得豐盛生命,直到新冠疫情蔓延被迫中止。
中長期推動(二個七年)在大陸廣東省陸河客家自治區,每年暑期固定派出短宣隊十餘人,間接造就當地青少年領袖,協助當地教會傳道人一起牧養主的群羊。也引進美國恩惠神學院恩惠相遇籃子系列造就慕道友、初信信徒,門徒訓練裝備課程,訓練人人佈道、人人宣教、作主門徒、落實福音好土良率30.60.100倍。
教會一般常態異象目標與教會現況
1.教會家庭化 2.工人年輕化 3.設備現代化 4.行政制度化、 5.信徒門徒化
硬體方面:教會十年來陸續完成室內外粉刷、木門窗全面更換鋁門窗、自來水供水系統更換成明管、一二樓主電線電錶更新、教會廁所沖水系統更新、教會燈具照明更新、教會後側廁所屋頂浪板更新、教會冷氣七台更新,新設置教會廁所外側木門無障礙設施,新設一樓通往二樓升降電梯座椅,陸續預備經費改善雷射投影機音響設備與停車場水泥地渥寬也要逐項一一更新。
軟體方面:各級RPG小組在正常運作中、推動每日靈修(研經釋義)每日LINE群組分享、週五禱告會線上與實體合併舉行、推動青少年背經計劃、週三先知書、預言書線上查經,固定每月二次新埔市場發單張傳福音、固定持續舉行幸福小組吸引慕道友加入教會。
不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與託付,服事新埔地區客家鄉親,按照神的時間表,離棄偶像悔改歸向神,進入神愛子耶穌基督光明的國度。
結語:
教會今年異象與使命宣言: 「渴慕真理」「高舉基督」, 「造就聖徒」,「普世宣道」
一個以基督為中心, 帶著活潑有力的敬拜與熱切禱告的群體
一個多樣化, 但在神的真道上合一, 並以真誠的愛相待的群體
一個喜樂事奉, 滿有果效, 在本地與遠處有影響力廣傳福音的團隊
一間能夠提供資源, 成為模範, 以致能夠祝福其他客家教會的教會
核心價值
以聖經為基礎; 基督/救恩為中心; 得力於禱告; 專注主的大使命; 敢於創新與冒險; 在多樣化中合一; 學習誠信與謙遜; 門徒訓練; 培育並拓展下一代
關鍵目標「有待突破成長!」
成為一間熱切禱告的教會
培育與裝備許多成熟有效的主僕
有效的動員每一位信徒去傳福音
有活力和有意義的敬拜
成為一個充滿愛心與真誠的群體
有影響力的宣教策略
現階段策略與方法
培養一個愛慕真理、實踐真道、活出基督見證與個人善行的基督精兵。
主日會前熱身禱告、每日三次向耶路撒冷禱告與週間教會禱告與繞城行軍禱告。
「一領一」傳福音運動,用五色珠、在新埔市場市集福音摺卡操練個人傳道。
實體小組與線上RPG團契雙線進行, 細胞小組團幸福小組契互輔互成。
加強平時詩歌練唱與節慶詩班獻唱,提昇敬拜讚美素質,提升主日敬拜的聚會。
改善並精簡現有的教會音響投影設備,團契聚會場地與停車場地擴寬。
重組或重整現執事會架構或角色分工, 以期達到分工合作相互支援配搭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