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洪圳邊公園總面積約為30.4公頃,包含一片大的草地、兩個大淡水池及教學平台區,是溼地的生態核心區域。。大水池是不受潮汐影響的積水區,在此孕育不少水生動物,例如大肚魚、吳郭魚及蝦子等。
此區雖然位置相對較偏僻,卻是溼地出現特殊物種的區域,黃鼠狼、短耳鴞、戴勝等動物皆曾出現在此。此區因較空曠,在冬季時有機會出現結霜的景象。
北池每年都會有水鴨(澤鳧)到此度冬,而且池邊長滿不少烏桕,每年冬天就可以看到樹葉變紅,場景不輸楓樹喔!
由於此區南池(靠教學平台這側的大水池)曾經池面布滿布袋蓮,造成其它的水生植物難以立足,由於族群大,減少水中的氧氣,使魚蝦不易生存,也間接影響水鳥棲息的意願。目前已在民國108年及110年清除兩次,所以現在池面已經較少布袋蓮。
教學平台區原本是螢火蟲復育區,但是這裡的水質很差(抽出來的地下水是黃色的),再加上風很強,有光害,最特別的還有颱風侵襲,最後復育失敗。
後來則是轉型為水生植物種源區,主要栽種挺水性植物,例如:大安水蓑衣、黃花水龍、野荸薺、香蒲等。吸引許多動物在此駐足,當初的四斑細蟌就是在此區發現的。目前此區域已長滿大樹(黃槿等),成為當地居民運動後休憩的地方。
退潮後,靠塭仔圳旁的灘地常可見螃蟹及鷸鴴科鳥類覓食,在此區可以觀察到無齒膛臂蟹及紅螯膛臂蟹等螃蟹。秋冬時節,草地上則有許多的黃鶺鴒、黃頭鷺及中白鷺在此活動。平時此區會有為數不少的八哥群及大捲尾在此夜棲。黑翅鳶也會出現在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