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洪生態公園位在103縣道以北,靠淡水河口處,成蘆大橋橫切此區,主要是沼澤區及高莖草澤區,總面積約為28.5公頃。成蘆橋下目前有28面解說牌可自行觀賞(建議由靠塭仔圳這一側開始觀賞),五股溼地教育中心也位於此區。
原本這裡是一片單調的草地,民國92年因興建微風運河,為了補償原位於微風運河內的蘆堤生態池,因此將此區進行棲地改造,開闢水道、淺灘及水池並引進潮水,營造成沼澤環境。經過多年的演替,多樣的沼澤環境提供許多生物棲息及覓食的地方。昔日,每到退潮時刻可見到數以百計的螃蟹在灘地活動,不過此區受到蘆葦生長過快,陸化程度很明顯,原本灘地面積漸漸縮小,已看不到這種情景。
民國106年起荒野保護協會陸續在成蘆橋南側挖掘幾個灘地營造水鳥棲地,希望提供漲潮後,水鳥有棲息的地方,也可以提供其他生物生存的地方,目前一退潮就可以在灘地上發現許多螃蟹的行蹤,而且已經有小環頸鴴在此繁殖的記錄。由於漲潮的水量不足,所以造成水鳥灘地的雜草生長過快,雖有人力進行移除,但仍比不上雜草生長的速度。每年水鳥灘地幾乎都會進行一次棲地營造,不過雜草生長特別快,影響水鳥利用的機會了。
民國110年9-10月棲地營造前的景觀,灘地內雜草叢生(下圖)
民國110年9-10月棲地營造後的景觀,灘地內雜草已移除(下圖)
另外塭仔圳原本的自然進流口已於103年6月封閉,但是民國105年因進流口又出現破洞,所以潮水又會從此洞流入塭仔圳,但不會流入圓形池內,漲退潮的水由洲子尾溝的閘門進入,因此現在可以看到大彈塗魚及萬歲大眼蟹出現在圓形池的灘地裡。
但是圓形池目前面臨泥沙淤積的很嚴重,無法蓄積太多的池水,退潮時,幾乎只看到泥灘地而已,此區的流浪狗會下水圍捕水鳥,造成水鳥受干擾而不太敢停在池子。
溼地的流浪狗會成群下水圍捕水鳥
民國113年3月31日從台北社子社六溼地移植118株的鹵蕨種植在五股溼地生態公園的圓形池旁及圳溝(小編也有參與此次盛會喔!),期待未來鹵蕨能順利在五股溼地繁殖。
成蘆橋下有民眾會餵食鳥類,因此聚集約快200隻左右的野鴿,造成鳥糞到處都是,麻雀也會成群出現在此區等候餵食,雖然都有立牌告示,但仍有民眾不聽勸導在此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