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態池總面積約為14.5公頃,原是個釣魚池,池岸陡,鳥類不易棲息,民國94年後經棲地改造,變成坡度減緩,沿岸有淺灘的池子,岸邊有淺灘地可供鳥類棲息及覓食,剛整理好前兩年,鳥況轉好,還有上千隻的黑腹濱鷸在此區活動,東方環頸鴴也是這裡的常客,但是由於此區植物生長速度太快(特別是蘆葦),再加上缺乏經費定時做整理,所以許多泥灘地已被蘆葦所佔據。
不過因潮差的影響,有時可以在此發現成群的鷸鴴科鳥類及少量的埃及聖䴉出現。部份的黑腹濱鷸也從民國103年來度冬後,開始會出現在此區覓食。
在生態池旁有一座拱橋,我們稱為”多蟹橋:”,是一個觀賞螃蟹的好地方,在此可以觀賞到為數眾多的弧邊管招潮、台灣厚蟹及台灣泥蟹等,由於雜草持續佔據灘地,所以螃蟹的數量變少,目前此區最強勢的螃蟹是無齒膛臂蟹。尤其是好天氣時,可以看到成群的螃蟹在太陽底下做日光浴喔!
不過要記得看到螃蟹不要興奮過頭,跑來跑去,這樣螃蟹是會嚇到的,你只要靜靜的蹲在旁邊幾分鐘,就可以看到螃蟹探頭探腦的,接著就跑出來逛大街了。
目前秋冬季節,池內常出現雁鴨科(小水鴨、琵嘴鴨特別多)、鷸鴴科及鷺科等鳥類。由於此區地勢較低,每到颱風來臨就會淹水,因此新北市政府在民國105年五月起開始施工,除了進行排水工程外,也將此區的自行車道墊高。
此區很多處都有不少小花蔓澤蘭出現,雖有民眾參與移除的活動,但效果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