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洪沼澤公園總面積約為70.2公頃,範圍由蘆葦叢區南側,沿著溫仔圳兩岸一直延伸到高速公路橋下,是五個區域中面積最大的,永安大橋橫跨此區。主要地形除了草地、圳邊的灘地及兩個滯洪池外,還有河川淤積的高地。
民國93年左右,此區的灘地面積很大,特別是在高速公路橋下的灘地曾經吸引十幾隻的高翹鴴在此出現,還有人將捕鳥網架設在此,以捕捉鳥類。可惜好景不常,灘地漸漸陸化,高翹鴴在此出現的次數漸少。
在此區常可見到鷺科及埃及聖䴉、小水鴨在此活動。 特別是在秋冬之際,有二、三百隻左右的小水鴨在此度冬,每當退潮時,在疏洪六路上的橋上就可看到整群水鴨在灘地上覓食,特別是在民國102年後,每當退潮時就可看到整群水鴨在灘地上覓食,有時距離水鴨不到20公尺,用肉眼就可以欣賞牠們覓食的模樣,值得大家去觀賞。
在進行生態調查時發現,雖然高速公路橋日照不足,大部分的面積沒長什麼植物,但是現在耐陰性的植物,例如蕨類就慢慢進駐此區。
此區的滯洪池是溼地小水鴨度冬休息的地方,新北市政府在民國101年有進行布袋蓮的移除,但是多年後,布袋蓮又再度長滿了水面,民國108年水利局又再次清除疏洪六路南側滯洪池的布袋蓮並挖通水道變成感潮池,水鴨及鷺科鳥類棲息的空間雖然變大,但是有時潮水並沒有漲入,造成到民國111年池子又滿長雜草,壓縮水鴨的生活空間。
108/6/27清除布袋蓮後模樣
111年2月現狀,雜草叢生,壓縮水鴨的棲息空間
平時埃及聖䴉常整群出在此區的灘地上,民國107年約三百隻的埃及聖環在滯洪池進
繁殖,幸經干擾才繁殖失敗,否則繁殖成功,將影響溼地鷺科鳥類的生存空間。
而民國108年疏洪六路北側滯洪池的布袋蓮並沒有清理,而是挖一條溝聯通塭仔圳,池子變成感潮池,希望藉著漲退潮將布袋蓮衝到塭仔圳。
下圖為民國108年開挖前模樣。
下圖為民國108年開挖後的模樣,但效果不佳,此區感潮池的布袋蓮生長速度快,灘地幾乎快消失。而此區度冬的小水鴨也不再此區休息。。
民國111年2月止疏洪六路北側感潮池的灘地幾乎快消失,布袋蓮已快占滿整個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