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CH02開始會列關鍵字(以斜體,靠右對齊表示),有需要可以使用CTRL+F搜尋。
本篇關鍵字:呼叫零件庫視窗、零件庫 界面簡介、零件庫界面 遮罩 使用介紹、放置零件、更換零件封裝
呼叫零件庫視窗
要放零件到電路圖總是要先有個零件庫,才能從裡面挑出來用,對吧?
所以切換到SCH電路圖頁面之後,要把零件庫的系統視窗叫出來
因為我本來就叫出來在用了(我合併在左下角切換),所以如果沒有零件庫的請到右下角「系統System」→「零件庫」
或是在「檢視」→「工作區面板」→「System」→「零件庫」
零件庫 界面簡介
B項:搜尋零件的部份請看 問與答:找不到零件/搜尋零件
AD安裝好時會有基本的兩個零件庫:
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 元件(電阻、電容、二極體、電晶體、稽納、橋式整流器、、、)
Miscellaneous Connectors.IntLib 連接器(排針、連接端子、、、)
隨版本不同,附帶的這兩個零件庫的零件多寡、封裝數量可能也都不一樣。
如果有需要其他零件庫,(預設)安裝路徑底下的零件庫資料夾內應該有提供一小部分其他公司的零件庫,若仍需要特定廠商或其他型號的零件庫,請到AD官方提供的零件庫下載區下載。
零件庫界面 遮罩 使用介紹
遮罩也可是搜尋零件的方式,例如我搜尋「*0.1」時,任何零件資訊有包含到「0.1」的,就會列出,如下右二,IC的ADC誤差為±0.1V,另一個則是值為0.1uF的電容
但直搜「0.1」時,則因為沒有以0.1作為開頭的元件,所以沒搜尋到任何元件(左二)
放置零件
如果列表裡面你很輕鬆就能找到你要的零件,那就只要放到電路圖上就好
1.直接拖曳零件名字到電路圖,只會放一個零件,但是會帶著預設PCB封裝。
2.對零件名字點兩下左鍵,會有個圖跟在滑鼠旁邊,點幾下就放幾個直到按一次右鍵完成放置,也是帶預設PCB封裝。
3.選擇好零件,按上方的放置按鈕(跟2的功能一樣,點幾下放幾個直到按右鍵)
4.「放置」→「零件」→輸入零件名稱(然後用滑鼠左鍵放在電路圖內)
5.抓底下的封裝名稱拖曳到電路圖
DIP SMD SMT
1~4項應該都很好懂,第五項用在你選定的零件有兩個以上的PCB封裝時可以用,直接拉選定的封裝出來就不用另外更改了。
什麼叫做有兩個以上的PCB封裝呢?以電阻電容來說就至少有兩種封裝,一種是穿過電路板上下層裝焊的,一種是平面貼焊上去的。
裝焊的統稱叫做DIP型態,平面貼焊的稱為SMD型態。
什麼?你說你知道的叫做SMT?
SMT是把限定平面貼焊的零件,貼焊到電路板上的技術名稱,叫表面貼焊技術,如果有人說SMD零件是SMT零件的話…
嗯……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省略了很多字,的確也能勉強說是(需要使用)SMT(技術的)零件。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汗)
總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爭還是強調一下,零件的話使用SMD,技術才是SMT喔!
DIP(也有稱為DIL的):Dual In-line Package
SMD:Surface-Mount Device
SMT:Surface-Mount Technology
那電阻電容既然至少有兩種封裝的話,使用的時候就必須要考慮一下電路要使用哪種型態。
例如測試的時候用DIP,電路確定後要縮小面積所以要送洗並改成SMD。
或者某零件在電子材料行買的時候是A封裝,但是B商店買到的同規格零件是B封裝,總不能跟店家抗議吧XD,所以確認自己要的封裝大小是很重要的。
普通電路板的SMD電阻電容常見0603/0805/0402/1206等封裝型號,不過耐壓跟功率是不同的,所以選封裝的時候要一併注意。
更換零件封裝
那既然是可以變更的,是要抓出來的時候就直接變更呢,還是抓出來之後才變更呢?
直接變更跟拖曳零件到SCH的動作一樣,在新建電路的時候比較省時。
後變更的話就是在既有電路上部份改動,修改的時候比較省時。
那要改的話肯定要叫出零件的資訊來看看在哪裡改對吧?
滑鼠移到零件上,連點左鍵兩次就可以叫出屬性視窗。
或是在零件上右鍵→屬性視窗(Properties)
又或者「編輯」→「編輯指定零件之屬性」之後用「左鍵」點該零件
如果封裝是零件已經設定的列表就有的,可以在零件的屬性視窗右下角直接選擇(紅)就好。
如果要變更成其他不是零件本身連結的PCB封裝的話,就要按編輯(橘)
點了編輯之後,會跳出封裝的選擇頁面。
最上方名稱(橘)就是要選用的封裝名稱,不過目前和封裝名稱右邊的瀏覽(藍)皆為不可變更的狀態,接下來會說明。
最底下是PCB的封裝預覽圖,該區域左下角有個鐵鎚圖案,可以切換2D/3D包裝的預覽。
中間的PCB零件庫區域,可以想成是用來指定檔案(PCB封裝)的資料夾路徑(零件庫位置)
把PCB封裝想成一個檔案,檔名就以圖內的名稱來舉例叫做「C0805」好了
注意這裡指定的名稱都必須是完整名稱喔!
以下用舉例說明功能
1.任意:在我的電腦內搜尋叫做C0805的檔案
2.零件庫名稱:在所有名稱相同(右邊空白處可指定名稱)的資料夾內搜尋叫做C0805的檔案(必須是指定已安裝的零件庫名稱)
3.零件庫路徑:在指定路徑(右邊空白處可指定路徑)的資料夾內搜尋叫做C0805的檔案
4.這邊是編譯後.intlib檔案的預設值,不用理會
所以當你想要變更PCB封裝的時候必須先考慮好你的新PCB封裝是放在哪個零件庫內,要用任意嗎?或用名稱指定呢?還是要路徑指定?
用任意的優點是,當你的PCB封裝名稱很奇特,一定都不會跟其他封裝撞名的時候可以用,所以缺點就是撞名的時候AD很容易抓錯封裝。
指定名稱的話,優點是只選用你已經安裝的零件庫,當你零件庫有唯一名稱時,只會選擇該零件庫內的PCB封裝,缺點就是當你不小心有兩個以上的同名零件庫時(因為絕對路徑不同,所以同名零件庫AD是承認的)可能AD會抓錯零件庫導致找不到要求的PCB封裝。
指定路徑的優點就是絕對唯一!缺點就是萬一以後整理檔案不小心移動路徑就找不到了(大笑)
這些概念在自製零件庫的時候會重複使用,所以理解的越清楚越好。
我個人的用法是指定零件庫名稱,因為我安裝的零件庫數量非常少,內建的基礎兩個MD跟MC以外只有我自己的自製零件庫而已,所以不怕抓錯零件庫。
所以選擇零件庫名稱後,上方的PCB封裝名稱欄位及瀏覽的按鈕都變成可變動了
但是因為尚未指定零件庫名稱所以AD判定沒有找到PCB封裝。
此時直接點選「瀏覽」的按鈕叫出瀏覽畫面
零件庫名稱就是在這裡指定的喔(紅框)
零件庫選擇後,左下的列表選擇要的零件後點選確認就可以了。
變更到這裡要記得在屬性視窗按下確定!才會完成變更零件的最後一個步驟喔!
之前有人問我說前面步驟都對選好了都改好了為什麼還是沒有正確變更,就是因為他覺得「零件變更」跟這個頁面沒關係就按了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