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進行前,我們先在不添加外來因子之下練習兩種塗抹菌液的方法.
步驟:
將接種環過火、滅菌
將其輕壓培養基的一角以冷卻高溫的接種環
沾取少許菌液,並在培養基的一側輕劃出數條相連橫線,此為第一區
4. 再次過火滅菌
5. 再次冷卻,並沾取少許菌 液,以第一區的其中一端 為起點,輕劃出數條相連 橫線,此為第二區
6. 再次過火滅菌
7. 再次冷卻,並沾取少許菌 液,以第二區和第一區相 連端的另一端端為起點, 輕劃出數條相連橫線將剩 餘的面積畫滿,此為第三區
8. 將菌盤倒置,並在恆溫 (37°C)下培養.
培養一周後的菌落生長情形.
步驟:
以pipette吸取0.1mL的菌液,並滴入培養基
浸泡三角玻棒於95%酒精溶液中,並過火燃燒殺菌.
輕壓培養基的一角以冷卻高溫的玻棒.
輕輕將培養基表層的菌液推抹均勻.
將菌盤倒置,並在恆溫(37°C)下培養.
培養一周後的菌落生長情形.
透過菌落的生長情形檢視陽光是否具有殺菌效果.
將兩盤塗有大腸桿菌(E. coli)的培養基置於陽光下,留一盤於室內.且陽光下的兩盤培養基中,一盤曝曬五分鐘,另一盤曝曬二十分鐘.操縱變因處理完畢後置於恆溫下培養.
置於室內(對照組)
菌落散落各處
曝曬五分鐘
不見菌落蹤影
曝曬二十分鐘
有零星菌落
由菌落曬太陽後的生長情形和置於室內的生長情形比較可知,太陽的確有抑制細菌生長的功能.然而,曝曬時間較短的抑菌效果卻比曝曬時間較長的好.由此推測,陽光的殺菌效果可能會在某個時間點來到高峰,隨後抑菌效果又會下降.
透過菌落的生長情形檢視各種日常中使用的殺菌藥劑是否具有殺菌效果.
本實驗採用蒜頭汁、漂白水、漱口水、ampicillin等坊間認為有殺菌效果的藥劑,和作為對照組的無菌水,進行殺菌測試.將沾有各溶液的圓形濾紙貼在培養基表面,並於恆溫下培養,觀察其殺菌效果.
除了ampicillin(氨苄青黴素,為一種β-內醯胺類抗生素)有約兩公分的明顯抑菌圈以外,其餘藥劑皆無明顯功效.
根據網路資料,理論上除了水以外的化學藥劑都應具有殺菌功能.可能是調配的濃度過低,或是其效果較ampicillin不彰而導致此結果.
平時大人們喝的酒,皆是由酵母菌進行發酵作用,將葡萄糖轉化為酒精和能量而來.但是,我們又知道酒精具有把細菌殺死的能力.那麼,究竟酵母菌可承受多高濃度酒精呢?
解答
酵母菌在酒精濃度達14.5%時便會停止酒精發酵,而當濃度來到16%時便會被殺死.故釀造酒的濃度不會超過16%.而市面上酒精度數更高的酒則是透過蒸餾製造而成.
(資料來源:釀造酒 維基百科zh.wikipedia.org/zh-tw/%E9%87%80%E9%80%A0%E9%85%92 )
科學家在火山地區會發現許多生長在高溫環境的嗜熱菌.然而,若想研究這些細菌,平時使用的培養基根本承受不住如此高溫.那麼,科學家適用甚麼方法培養的呢?
解答
以液態的營養液培養.
(資料來源:2019 清大生科科培第11 組sites.google.com/site/2019nthusummercamp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