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印尼重要節日——開齋節(Idul Fitri),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於2月舉辦文化融入教學的課堂活動,特別由印尼語教師帶領學生親手製作開齋節傳統美食,並介紹節日的宗教意涵與文化背景。
活動中,學生們在實作中學習製作如印尼椰奶甜點(Kolak)等節慶料理,課堂氣氛熱絡,透過味覺體驗深入了解印尼穆斯林在齋戒月結束後的慶祝方式。
系上表示,此類文化實作課程不僅提升學生語言學習的動機,也加強他們對印尼社會與宗教文化的理解,落實跨文化教育的教學理念。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受邀參與中華民國童軍全國羅浮群長年會,於開幕式進行擺攤及文化體驗活動,分享印尼與泰國文化,廣獲好評。本次年會由全台37位優秀羅浮童軍籌辦,歷經半年籌備,圓滿完成,展現青年自主與合作精神。
為促進國際學術交流與深化兩校合作關係,韓國中西大學中國研究所團隊於114年2月12日拜訪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進行友好交流與參訪活動。
此次來訪行程包括校園導覽以及交流座談,雙方就語言教育、文化研究及未來可能的交換計畫進行深入討論,展現雙邊對跨文化學術合作的高度興趣與積極態度。
文藻外語大學表示,此次交流有助於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也為未來與韓國高等教育機構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礎,期待雙方能在教學與研究領域展開更多實質合作。
為響應高雄市政府舉辦的「南島生活節」,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於2月22日至23日踴躍參與活動,展現系上語言與文化教學的成果。此次活動中,東南亞學系的三個語組——印尼語、越南語與泰語,各自精心準備了具代表性的傳統美食,前往市集設攤與民眾互動,深受好評。
擺攤活動不僅呈現東南亞各國獨特的飲食文化,也讓學生有機會實地運用所學語言與跨文化溝通能力,實踐「做中學」的教學理念。現場除了美食香氣四溢,學生們更透過簡單的語言教學與文化小知識介紹,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增進大眾對東南亞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文藻東南亞學系表示,未來將持續參與在地國際文化活動,藉由食物、語言與文化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實務能力與國際視野,並持續推動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互動。
為深化台灣與印尼之間的教育交流與文化互動,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於近日熱情接待來自印尼知名學校——Santa Laurensia的師生訪問團。此次來訪旨在促進雙方對彼此教育體系與文化背景的理解,並探索未來學術合作的可能性。
來訪師生由學校代表親自帶隊,參與了由東南亞學系精心安排的校園導覽、課程體驗與文化交流活動。活動中,雙方學生透過語言學習工作坊、傳統文化展示與小組交流,展現高度熱情與積極互動,現場氣氛熱絡。
文藻外語大學表示,期盼透過此次交流,不僅能增進兩校之間的友誼,也為學生打造更多面向國際的學習機會,持續推動東南亞地區的教育合作與文化連結。
為拓展學生對東南亞地區的多元理解與國際視野,本系於2025年3月12日(星期三)特別邀請賴珩佳董事長蒞校,舉行新書《印尼現在進行式》發表暨座談會。
本書深入剖析當代印尼的社會、政治與文化脈絡,提供第一手的觀察與分析,對於關注東南亞發展、國際事務與跨文化議題的讀者而言,是一本極具價值的參考書籍。活動當天,賴董事長不僅分享了他在印尼的實地經驗與書寫歷程,也與現場師生進行熱烈互動,啟發大家對印尼社會現況的深層思考。
文藻外語大學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類似的交流活動,強化學生對東南亞區域的認識,培育具備國際素養與地區專業的跨文化人才。
2025年3月16日(星期日),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與胡志明市開放大學外語系成功舉辦了一場以「臺灣與越南街頭飲食文化」為主題的線上交流活動。此次活動吸引了胡志明市開放大學外語系120名大學生參與,並由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17位大學生代表以及越南語組鄭垂莊老師與阮氏玉蘭老師共同參與。
活動內容豐富多元,雙方學生透過分享各自國家的美食與景點特色,促進了文化理解與交流。此外,兩校學生代表還帶來了精彩的歌舞表演,為活動增添了熱烈的氛圍。此次交流不僅深化了臺越學生間的友誼,也讓參與者對彼此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跨國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合作。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邀請林修宏講師於課堂上分享泰國貿易現況,介紹泰國主要出口產品及與台灣的經濟往來。林講師以實務經驗與最新資料,幫助學生了解泰國市場與發展趨勢,提升學生的國際經貿視野。
為激勵學生積極拓展國際視野與實務經驗,本系於114年3月19日舉辦「實習心得分享會」,特別邀請即將畢業的大四學長姐們,與學弟妹們分享他們在東南亞地區參與實習與交換學生計畫的寶貴經歷。
分享會中,學長姐們詳細講述在印尼、越南、泰國等國家實習與學習的點滴,包括文化適應、語言挑戰及專業技能的提升。他們也熱情鼓勵學弟妹勇於把握海外交換及實習機會,親身體驗不同文化,拓展國際人脈與視野。
文藻東南亞學系表示,此次活動不僅讓參與學生獲得第一手經驗分享,也營造支持學生走出台灣、接軌國際的良好氛圍,期望更多學生能藉由海外交流,增廣見聞,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專業能力。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泰語組阮國榮老師於課堂上介紹泰國觀光文化,特別帶領學生親手製作泰國經典涼拌木瓜絲(Som Tam)。透過實作活動,學生們不僅學習到料理技巧,也深入體驗泰國獨特的飲食文化,課堂氣氛活潑熱絡,增強了語言學習的趣味與文化理解。
114年3月25日,來自泰國Lampang Kanlayanee School的師生一行蒞臨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泰語組,與本校學生進行熱烈的交流互動。雙方透過語言與文化分享,深化彼此的了解與友誼,展現兩校跨國合作與文化互動的良好成果。
本系何啟良教授最新評論集《堡壘內外》於2025年3月26日出版,書中聚焦大學教育、政治議題及文化思潮,深入剖析當代社會的變遷與挑戰。此書希望引發更多關於教育與文化的公共討論,已在各大書店及線上平台發售。
為達成學生課程-實習-就業一條龍課程規劃,並鏈結就業,文藻外語大學歐亞語文學院主力推動「國際化人才實習計畫」,並與企業共同開設課程。東南亞學系亦積極媒合企業參訪、實習、就業,並於每學期固定安排「產業實務講座」課程。變動不居的全球大轉變時代,工業4.0、AI、物聯網、機器人、智慧制造,高科技,新服務零售等名詞令人目不暇給。台灣以製造專長、貿易服務成為全球生產鏈中不可或缺的節點,幕後功臣就是通於跨出台灣、進佔亞洲與世界的企業們。文藻東南亞學系秉持語言培育,區域發展智識養成,培養新一代經理人,與知名跨國台商企業合作,邀請公司幹部擔任講師,講述各該產業應具備的技能,以及產業趨勢和人才需求,增進同學們對未來就業的想象,也有機會爭取儲備幹部與實習生機會。
3月6日 日月光半導體 陳俊明 主任
3月13日 立人人力資源 宋小麗 副總經埋
3月20日 職場中似近又遠的人際關係 周信廷 創辦人/培訓教練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魏愛妮老師於114年4月10日,在「印尼觀光產業」專業選修課程中,邀請峇里島文化工作室講師李庭莉,為日四技三年級學生分享印尼峇里島的旅遊與文化趨勢。
講座內容涵蓋印尼與台灣文化差異、觀光產業發展重點等,幫助學生深化專業知識,並提升未來進入觀光產業的實務能力。課程共計12人次參與,學生展現出對印尼觀光趨勢的理解與分析能力,溝通與協作表現亦顯著提升,學生滿意度調查達4.6分,顯示教學成效良好。
東南亞學系於114年4月2日舉辦系友講座,邀請印尼語模組系友李威,分享他於印尼東爪哇省瑪朗市的旅居經驗與文化觀察。講座以他自製的圖文紀錄《Ber瑪引》為主軸,介紹當地自然景觀、主題樂園及美食文化。
李威從布羅莫火山、Coban Jahe瀑布等自然奇觀談起,延伸到當地特色料理如Gado Gado與Nasi Padang。他也分享旅遊實用資訊,包括交通習慣、宗教禮儀與小費文化,強調文化尊重與在地交流。
此次分享不僅拓展同學的國際視野,也激發對東南亞深度旅行的興趣,現場互動熱烈、收穫豐富。
配合人力資源與就業服務實務學程計畫,東南亞學系於114年4月18日邀請東陽事業集團到校,向學程學生介紹企業概況、工作內容與職場需求。透過此次說明會,學生對產業運作與未來職涯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有助於畢業後順利銜接職場,實踐所學。
東南亞學系於114年4月23日舉辦心得分享會,由赴印尼瑪朗大學交換的本系學生親自與學弟妹們分享交換期間的學習與生活經驗。內容涵蓋當地課程、文化差異與實用建議,幫助有志申請交換計畫的同學更了解印尼學習環境,現場氣氛熱絡,收穫豐富。
配合就業學程推動,東南亞學系於114年4月25日舉辦工作場域講座,特別邀請新展工程公司代表到校,向學生們介紹企業背景、職務內容與產業現況。講座內容聚焦於企業在海外業務中的語言需求與跨文化溝通經驗,讓學生了解自身語言與區域專長在職場上的實際應用價值。
透過此次說明會,學生對產業運作與未來職涯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有助於畢業後順利銜接職場,實踐所學。
東南亞學系於114年4月28日邀請優秀的畢業校友洪佳蓉返校,分享考取移民署的備考歷程與工作內容。洪學姐以親身經驗鼓勵同學善用語言與區域專長,探索公職等多元職涯方向。現場互動熱烈,激發同學對未來發展的思考與信心。
東南亞學系於114年4月30日舉辦越南語模組交換心得分享會,邀請曾赴越南交換的學長姊,與學弟妹們分享在當地的學習與生活經驗。學長姊們透過實地觀察與個人故事,生動呈現越南校園文化、生活習慣及語言學習收穫,鼓勵同學積極爭取海外交換機會,拓展國際視野與跨文化能力。現場氣氛熱絡,學生反應熱烈,收穫良多。
為達成學生課程-實習-就業一條龍課程規劃,並鏈結就業,文藻外語大學歐亞語文學院主力推動「國際化人才實習計畫」,並與企業共同開設課程。東南亞學系亦積極媒合企業參訪、實習、就業,並於每學期固定安排「產業實務講座」課程。變動不居的全球大轉變時代,工業4.0、AI、物聯網、機器人、智慧制造,高科技,新服務零售等名詞令人目不暇給。台灣以製造專長、貿易服務成為全球生產鏈中不可或缺的節點,幕後功臣就是通於跨出台灣、進佔亞洲與世界的企業們。文藻東南亞學系秉持語言培育,區域發展智識養成,培養新一代經理人,與知名跨國台商企業合作,邀請公司幹部擔任講師,講述各該產業應具備的技能,以及產業趨勢和人才需求,增進同學們對未來就業的想象,也有機會爭取儲備幹部與實習生機會。
4月10日 彰化銀行 周敬臣
4月24日 多變的世界穩定自己的腳步 周信廷 創辦人/培訓教練
文藻外語大學於5月3日舉辦校園開放日,吸引眾多高中生入校參觀,感受校園氛圍。東南亞學系積極參與接待活動,三大語組──印尼語、越南語及泰語模組分別展出各自特色,透過語言教學體驗、文化展示與互動遊戲,向高中生們生動介紹東南亞文化與學習資源。
在師生熱情引導下,來訪學生對東南亞地區的語言學習與未來發展展現濃厚興趣。活動不僅讓高中生認識東南亞學系的專業內涵與國際視野,也為招生注入更多活力與期待。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於5月6日熱情接待來自泰國清邁大學的師生團,雙方於校內舉辦交流工作坊,進行多元主題的分享與互動討論,促進彼此在語言、文化與教學上的深入了解。
活動中,兩校師生就東南亞地區語言教學、文化差異與學生學習經驗等議題進行熱烈交流,不僅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也為未來雙邊合作奠定良好基礎。此次交流展現東南亞學系積極推動國際連結的成果,為師生提供寶貴的跨文化學習機會。
東南亞學系於114年5月14日舉辦校外參訪活動,師生一行前往農友公司,參觀企業營運場域並參與綠植手作體驗。學生在導覽過程中了解企業發展與綠色產業應用,並親自動手進行水苔球 DIY,學習植物照護技巧與綠植美學。
此次參訪讓同學們在輕鬆互動中認識農業相關產業的多元面貌,也提升了對環境永續與創意手作的興趣與關注,收穫豐富。
配合就業學程推動,東南亞學系於114年5月16日邀請鵬鼎企業代表到校進行工作場域講座,向同學們介紹公司概況、職場環境及相關職務內容。講座內容聚焦於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布局、對語言與文化人才的需求,讓學生更了解自身專長在職場上的應用價值。
東南亞學系希望透過與企業代表的交流,不僅增進對產業的理解,也獲得實用的職涯建議,為未來就業方向注入更多可能。
印尼文化研究社一年一度的重頭戲——第十四屆成果展,於114年5月19日熱烈登場。本屆活動延續往年傳統,帶來精彩的印尼傳統樂器演奏與多元文化展演,節目融合節奏、氣勢與團隊默契,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為觀眾帶來一場聽覺與文化的饗宴。
本系印尼語模組學生亦積極參與籌辦,與來自印尼的境外生協力完成各項籌備工作,展現語言學習結合實作的成果。透過實際參與,學生不僅深化對印尼文化的理解,也強化跨文化合作與組織能力,讓學習延伸出教室之外的豐富面向。
配合就業學程推動,東南亞學系於114年5月23日邀請牧陽能控公司代表到校舉辦職涯講座,向同學們介紹公司發展重點、綠能產業概況以及相關職務內容。講座中也說明企業在國際合作與人才需求上的方向,強調語言與跨文化能力在職場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透過與企業代表的面對面交流,同學們對於未來進入綠能相關產業有了更具體的認識與啟發,也為職涯規劃帶來新的思考與可能。
本系舉辦「台灣與馬來西亞雙邊交流與文學特色」學術講座,邀請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郭紫薇老師主講,探討馬華文學發展、台馬文學互動及翻譯出版實例,啟發同學跨文化思考。
何啟良老師指出,馬華作家常呈現「先國際、後本土」的發展路徑,與傳統作家相異,顯示其跨國文化特性。郭老師亦認為,台灣已成為馬華文學走向國際的重要平台,影響其現代面貌與國際能見度。
講座中,郭老師介紹台馬文學出版合作案例,包括2015與2019年由TECO與馬來西亞機構合作出版的短篇小說選,強化雙邊交流。她並分享翻譯版本在封面設計與市場策略上的文化調整,突顯多元語境下的出版思維。
郭老師期望未來續集能深化台馬文學合作。此次講座加深師生對馬華文學的認識,為日後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礎。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於5月舉辦多場線上共時教學課程,課程內容涵蓋「印尼語應用寫作」、「泰國經濟發展」與「印尼歷史文化」,透過數位同步教學方式,串聯海內外師資與資源,強化學生對東南亞區域語言與社會議題的理解。此次教學活動不僅展現系上國際化教學實力,也持續深化師生跨文化交流的學習經驗。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於5月舉辦業師協同教學課程,邀請國內多位產業界專家到校授課,內容涵蓋「泰國觀光產業」與「東南亞企業專題」。課程結合專業實務與學術知識,讓同學深入了解區域產業趨勢與職場實況,提升就業競爭力。此次活動為該系推動東南亞專業教學系列計畫之一,與同期舉辦的線上共時教學相輔相成,展現跨界與國際並重的教學特色。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於2025年5月15日安排學生前往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校外參訪,了解公司創立歷史、營運理念及在國際農業領域的發展。農友公司分享其如何從台灣深耕至全球市場,並介紹種苗科技與產業趨勢。此外,學生也親自體驗製作水苔球,實際參與綠植工藝活動,在實作中增進對農業產業的認識與興趣。此次參訪讓學生從產業現場學習,促進課堂知識與實務的連結。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印尼社於2025年5月19日舉辦成果展,活動中展現印尼傳統服飾與音樂,呈現豐富多元的文化魅力。此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氛圍,提供學生實踐語言與文化學習成果的機會。
文藻外語大學於2025年5月28日舉辦專題講座「大學之大」,邀請何啟良教授分享其新作評論集《堡壘內外》。講座內容深入剖析高等教育的現況、政治觀察及文化評論,帶給師生豐富的思辨與啟發。此次活動深化了學生對社會議題的理解與批判思維能力。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於2025年6月舉辦實體業師協同教學課程,邀請國內產業界專家親臨授課,內容涵蓋「印尼歷史文化」與「印尼觀光產業」。透過專業實務與文化知識的結合,學生得以深入理解印尼多元文化及觀光產業發展現況,提升對東南亞區域的認識與就業競爭力。
114年6月3日東南亞學系參與全校外部自我評鑑,委員與本系教師合影。評鑑中,委員肯認本系辦學績效,也提供建設性意見,期待本系能持續精進。
東南亞學系於6月5日舉辦一場專題講座,特邀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政治與Madani研究系劉哲偉助理教授,發表「馬來西亞導入罷免選舉的可行性」專題演講。講座聚焦於馬國近年政局演變、政黨跳槽現象與相關憲政挑戰,並探討現行「反跳槽法」的盲點及改革可能性。
劉教授指出,在現行制度下,政黨難以有效約束所屬國會議員的表決行為,導致政局不穩。他進一步分析馬來西亞政治從2008年與2018年兩次選舉後的重大變化,並借鏡臺灣的罷免選舉經驗,作為馬來西亞改革的潛在參考。講座最後也引導聽眾思考:在代議民主中,民意與議員良知何者優先?
本次講座激發學生對比較政治與憲政設計的深度關注,反映出本系持續推動東南亞政治研究與國際對話的努力。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於2025年6月推動「就業學程計畫」,邀請燁輝企業代表蒞校,向學生分享實際工作場域經驗與產業發展現況。活動內容包括公司介紹、人才需求、東南亞市場布局等,幫助學生了解職場所需能力與企業文化,強化職涯規劃與就業競爭力。此次講座促進產學交流,也展現系所與產業接軌的教學特色。
文藻外語大學於2025年6月7日舉行「綻新未來 藻耀新生」畢業典禮,場面溫馨隆重,展現畢業生邁向新人生階段的自信與希望。東南亞學系學生王啟丞榮獲「學業成績優良獎」,肯定其在學期間努力不懈的學術表現。此外,本系共有三位畢業生擔任致詞代表,分別於典禮中代表畢業生發聲,展現東南亞學系學生的語言能力、表達力與跨文化素養。這份肯定不僅屬於個人,也體現系所在專業培育上的多元努力。
文藻東南亞學系師生執行「語力跨界 雙翼共培」USR東南亞產業人才賦能計畫,2025年6月20日與我國知名電子產品與半導體封測大廠-華泰電子,於公司內員工活動場域舉辦多元文化市集,透過文化體驗、傳統服飾、美食點心,增進公司本國員工與東南亞外籍員工的相互欣賞與理解,吸引百餘位公司員工參與,現場氣氛熱烈,笑聲不斷。
韓國濟州大學耽羅研究院代表團於2025年6月30日(星期一)下午2時,蒞臨文藻外語大學,與該校東南亞學系進行學術交流座談。雙方就「未來學術研究方向」與「東南亞研究」兩大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展現促進區域知識共構與跨國合作的共同願景。
此次來訪活動於文藻外語大學校園內舉行,由東南亞學系師生熱情接待。座談會中,雙方分別簡介各自的研究領域與重點發展方向,並針對如何強化兩校在東南亞研究上的合作進行交流,包含聯合研究計畫、學術研討會合辦及研究資料共享等多項可能方案。
文藻外語大學東南亞學系表示,非常榮幸接待來自濟州大學耽羅研究院的學術團隊。此次交流不僅有助於深化雙方對東南亞地區的理解與研究,也為日後持續推動國際學術合作鋪路。
濟州大學耽羅研究院亦指出,東南亞在地緣政治與文化研究上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與文藻在此領域有高度互補的發展潛力,期待未來進一步拓展合作形式。
本次交流為文藻與濟州大學建立長期夥伴關係邁出重要一步,亦象徵兩校共同致力於區域研究與國際學術對話的堅定承諾。
來自越南南部肯特大學附屬高中的師生一行共34人(32位學生與2位老師),近日蒞臨文藻外語大學參訪,由東南亞學系安排專屬兩小時交流活動,進行熱絡且富教育意義的文化互動。
參訪交流中,越南學生以生動的影片介紹肯特地區風光與當地生活面貌,並分享他們在台期間的趣味經驗,展現對臺灣文化的濃厚興趣與觀察。
東南亞學系方面,由林文斌主任親自出席接待,並有阮氏玉蘭老師、鄭垂莊老師與系友顧皓宇共同參與,與越南師生進行剪刀石頭布、耳語傳話等趣味互動遊戲,氣氛熱絡、笑聲不斷,展現文藻師生的熱情與活力。
此次活動不僅增進彼此了解,也深化臺越之間青年學生的友誼與文化交流。未來東南亞學系將持續推動更多此類交流機會,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多元文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