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北市丹凤高中图书馆主任
未來學校進行式:從閱讀到AI,打造獨中跨科校本力
新北市立丹鳳高中 宋怡慧老師
在這個科技不斷重塑世界的時代,我們站在教育轉型的關鍵時刻。教師的使命,不只是傳授知識,更是在學生尚未察覺自己需要什麼能力時,為他們鋪展未來的道路。正如賈伯斯所言:「人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直到你把它展現在他們面前。」而我們的學生,也正等待著這場跨越時空的教育奇蹟,被老師們一一點亮。
「跨閱5.0」的共備過程中,我們展開一場從閱讀到AI的教育旅程,台灣與馬來西亞教師長達五年的跨國協作,見證從閱讀到AI,如何賦能現代課堂,透過AI為閱讀注入嶄新的教學視野,也為教學開啟創意的篇章。
閱讀與AI的雙向點亮
閱讀,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永恆之光;而AI,則是當代最具革命性的學習工具。當兩者相遇,形成了一個教育的雙向點亮循環——AI幫助老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而深度的閱讀又反過來訓練AI這個教學神隊友,更貼近人性化的課室氛圍。透過NotebookLM陪伴並記錄個人化的閱讀成果;運用edcafe閱讀檢測,呈現即時性的閱讀回饋系統;藉著AI生圖,展示集體閱讀歷程的多元樣貌,創造出符合學生個別差異的學習體驗,讓教育真正落實「為每一個孩子而教」。
Nvidia董事長黃仁勳曾說過:「人不會被AI取代,但人會被懂AI的人取代。」在這樣的思維下,我們不再將AI視為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教育夥伴,協助教師提升教學判斷、增強反饋機制、啟動學生潛能。
點亮獨中教育的集體英雄之旅
自「跨閱1.0」啟航以來,歷經五年的淬鍊與進化,每一階段都記錄著教師用科技點亮教育的腳步與深厚的共備情誼。從「跨閱1.0」啟「心」探索的閱讀點火,到「跨閱2.0」養「心」深耕的在地課程發展;從「跨閱3.0」同「心」協作的共備同行,到「跨閱4.0」創「心」突破的AI創新;最終走向「跨閱5.0」:慧「心」共創的深度課程協作。
五年來,無數台馬教師默默耕耘的名字,點亮獨中教育的集體英雄之旅。我們用AI輔助教學、線上共備,以閱讀為圓心,素養教學為半徑,用心描畫出守護學生學習的圓弧。AI不是主角,而是每一位教師內心的教育初衷,擘劃屬於未來學校的藍圖。
AI時代的六大教育革命
這五年來,我們見證了AI走進教育現場,帶來一場場翻轉課堂的新浪潮。三大轉變悄然成形:AI成為學生跨域跨語言學習的百科全書,引領他們突破學科與語言的邊界;AI也搖身一變為智慧教練,依據每位學生的學習軌跡,精準引導個別化的進步路徑;更成為教師教學上的最佳共備搭檔,一起設計任務、生成資源、優化提問。
在這基礎上,教育進入了六大革命的浪潮:個性化學習革命讓「因材施教」不再是理想,而是可實踐的日常;學習工具革命展現出AI生成、模擬、轉譯的無限可能;全球協作革命讓教與學的版圖不再被國界限制,教師與學生皆可無縫連接世界;教師角色革命中,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習的設計者與啟發者;評量方式革命則提供了更細緻、多元且即時的學習回饋;而未來學校革命,則宣告了一個嶄新願景——那是一個科技與人心相遇、智慧與情感並存的學習場域。
這場變革的核心從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人——是老師願意與AI攜手,是學生因此看見更遠的可能,是教育因此更貼近每一個獨特的生命。
查爾斯・費德提出:「AI科技趨使我們重新對焦教育的本質──重視動機、熱情、歸屬感和意義感」,AI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創新技術之一,它將改變我們學習、工作的方式。這種改變,正透過「跨閱5.0」發生在真實的課室裡,在台灣與馬來西亞兩地,悄悄而深刻地點亮著每一位孩子的學習可能。
跨越藩籬,共創未來
透過AI,我們跨越了3000公里的地理距離、文化差異與時區限制。當台北晨曦微光灑進教室,吉隆坡的老師正在雲端回覆共備教材;當檳城夕陽西下,新竹的教師正在AI平台中調整學生的回饋任務。這種時空錯位的教學接力,讓學習成為24小時不中斷的全球性行動。
我們想像未來的學校,是牆壁即螢幕、AI即導師、學生皆有跨國學伴、老師皆有全球夥伴。學習的邊界,將在AI的助力下不斷延展,成為一場更具人性與創造力的探索。
結語:我們點亮未來
AI風險研究者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曾說:「人工智慧將會是人類最後需要發明的技術。」而對教育工作者而言,AI的真正價值不在模仿,而在啟發學生學習與創造。在這場「跨閱5.0」的旅程中,我們用AI點亮的不只是學生的學習表現,而是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對未來的想像、對自我價值的認識。
有一種奇蹟,叫做我們願意一起累積。它讓我們攜手前行,在教育與AI交會的時代,照亮彼此、照亮孩子,照亮那尚未抵達的未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