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國軍
抗戰時期的國軍
最新活動訊息請參考公布欄資訊喔^^
國軍是台灣人、大陸人最熟悉的一塊題材,國軍主要參與了東征北伐、兩次國共內戰、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台海戰役...等等,主要為抗日時期的國軍為廣受世人喜愛的題材。
不過抗日時期的國軍,服裝相當複雜,因過去軍閥混戰的影子仍然存在,造成許多中央管轄不及的地區,只能自行處理財政、軍備,造成一個國家的軍隊各自為政甚至服裝不統一的問題,這與同時間點的日本、德國、美國等列強是完全無法比擬的。
抗戰時期主要區分中央軍、西北軍、滇軍、晉軍、共軍等主要派系。
抗戰初期國軍因德國顧問影響,裝備德式裝備及德製鋼盔。但大多數國軍並沒有機會裝備到這麼好的裝備,在戰場上也戴著布帽、穿著短褲、草鞋前往前線。冬季時則換上灰藍色的棉襖軍服。
美國加入太平洋戰爭後,對持續對日本抗戰已久的中國有重大改變,影響最大的為駐紮在印度的中央軍,他們全面換裝英式服裝跟美式武器,但遠在重慶的中央軍仍然裝備著傳統中式裝備和德製鋼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