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进占荆州治所襄阳,刘备欲率众奔据江陵,途中被追兵击败,使他逃到了南方去。鲁肃力劝刘备与孙权联合抵御曹操,并以诸葛瑾好友的身份获得了诸葛亮的信任。于是,刘备率残部到达夏口,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诸葛亮说服了怀疑的孙权,析曹军远来疲惫,荆州民众并非心悦诚服接受其统治,且曹军不习水战,孙刘联手,有将其击退的可能性。因此,“舌战群儒” 是一片完全虚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