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动物世界
庄子的动物世界
庄子的简介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庄子对动物具有特殊的偏爱,喜欢从动物中寻找灵感,在讲述道理时常常运用动物的性格和各种特性来对社会进行暗讽。现在《庄子》33篇,几乎篇篇都提到动物。《庄子》中所涉及的动物,数量众多,名目繁杂,从种类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一般的自然界动物,如鸟兽虫鱼之类; 经济性动物,如牛、马、雁、鱼等; 娱乐性动物 ,如海鸟、斗鸡,甚至老虎等; 虚构的动物,虽有现实依据,但虚构成分较多,如北冥之鱼及其所化之鲲鹏、海中巨鱼等。庄子通过有趣味性,有启发性的动物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道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一部诸子散文,《庄子》中的动物形象多半与庄子的哲学思想有关,服务于庄子论道,体现了庄子避免刻板说教的高明之处。我们可以在分析这些动物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了解庄子和他的观念,明白只有当我们学会放下心中的执着,我们才会活得更逍遥。
动物世界的简介
庄子利用动物寓言来象征哲学的主要理由有三个。首先,庄子处在纷乱的战国时代,民不聊生,政客罔顾民间疾苦,宁花时间在争权夺位,残民自肥。庄子痛恨这些政客的嘴脸,用动物嘲讽当时的政治。例如,鹓鶵与猫头鹰的故事说明庄子认为这些官员常摆弄金钱,汲汲于名位,实在是无聊。相比起来,庄子觉得我们做人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懂得知足,学会简单,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高贵。其次是艺术表达的考虑。庄子选择用大家所熟悉的动物来传达思想,通过赋予动物人物化,让整个寓言故事更生动化,所贯穿的主题思想能更容易被接受,最后,庄子的动物故事体现了艺术与精神的自由。从《庖丁解牛》手起刀落的优美刀法等故事,让大家享受艺术与精神自由的完美结合与感受浪漫文学之美,一气呵成。
动物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在庄子眼中,战国时代的人,好像动物。庄子认为人之地位并不高于动物之地位,动物之地位也并不低于人之地位,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庄子的“万物一齐”的哲学事业让人与动物之间具有了可比性。从这里可以看出动物和我们可以做一个联系,而我们可以把这些动物故事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庄子》书中的动物包括飞禽走兽虫鱼,种类繁多,但他描述的每类动物似乎都代表着一种人生态度。学习庄子的动物世界主要讲的是人生的哲学,可以教会我们做一个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