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素养的提升
个人素养的提升
庄子认为我们应该时时保持谦虚的态度,淡泊名利,不参与世间的争权夺势的行为,将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和实力作为优先考量事项。
神龟
古代:
庄子通过文中传达的思想观念是我们应该时时保持谦虚的态度,淡泊名利,不参与世间的争权夺势的行为,保存个人的自由最为重要。
在《秋水》篇中,庄子提到他有一日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两位大臣说:“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便回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拒绝了楚王的邀请入宫当官,受到尊宠。而他选择用神龟这一动物,原因是神龟虽然受到重视,但已经死去。庄子宁愿做活着的乌龟,在泥淖里自由过日子,不为庙堂政治的虚荣而牺牲生命。庄子尽管生活贫寒甚至三餐不继,但洞穿了政治黑暗及人心险恶的他,断然拒绝了高官厚禄的诱惑,坚守自己的内心。而我们认为庄子正是利用乌龟的这一特性,强调庄子希望人们能远离争权夺势的官场,选择实实在在、开开心心地度过平凡的日子。
与现今社会的关联:
庄子的思想也能适用于现今的世界。在职场里,人们为了升职加薪,不惜阿谀奉承,口蜜腹剑,讨上司的欢喜。职员彼此勾心斗角,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向上司打小报告,为的是争取身份地位和老板的青睐。这会把公司弄得乌烟瘴气,职员都每天过得忧心忡忡。在学校,同学们为了竞选理事主席与委员,课外活动的领导职位或班上的模范生而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希望老师会注意到他们的付出和贡献,获得肯定。然而实际上,这些见风转舵的学生很虚伪,在老师面前摆着一副乐于助人的样子,后面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却把最终成绩归功于自己,导致双方面的友谊破裂。与其如此,庄子更希望人们学会放下,摆脱追逐的奴役,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活得开心自在,好好过完自己的人生。
白龟
在《外物》篇里,一只白色神龟在被渔夫捕获后,托梦给宋元君求救。宋君醒来后,派人询问是否有渔夫名叫余且,果然确有此人。宋君命令渔夫把捕获的白龟献上。正犹豫是否该养或杀了这罕见白龟,宋君最后决定还是杀了白龟,把白龟剖开挖空,用龟壳来占卜。说也奇怪,这占卜的预言每次都非常准确,没一次失算。但讽刺的是,“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我们认为庄子用龟来代表富有灵性,而古时候的确有人相信灵龟最珍贵的莫过于它的壳可用来占卜。 庄子认为千年白龟会惹来杀身之祸,全因为它有用。如果不是它的龟甲能用来占卜,而且还非常灵验,很有可能它能够不被存活下来。这说明神通乌龟的一时聪明能在被渔夫捕捉时托梦给宋王求救,但万万想不到国王贪图它的龟甲来占卜,而动起杀身之念,正所谓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寓言劝导世人:去小知而大知明,意思是人不要小聪明,而要有大智慧,做人要低调。所谓大智慧就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与现今社会的关联:
生活中有些人因为小小的成就而得意忘形,认为自己站在人生的高峰并感到万分自豪,渐渐地妄自尊大,瞧不起别人。但是,这些人最终都因为太骄傲和自以为事,高估自己,无意间陷入给自己设下的陷阱,重重地从辉煌的成就摔了下来,结果自食其果。换句话来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知不觉可能成为很多人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庄子劝导世人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成就,即使得到丰硕的果实后,我们做人也必须谦卑低调,更不能自大高傲或耍小聪明。
中国著名画家徐悲鸿有一次在画展上评议作品时,一位乡下的农村说他画的鸭子的尾巴过长,羽毛的颜色不太鲜艳。这是徐悲鸿展出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虽然他当时有相当的名誉,但他还是放下身段不耻下问,乐意接受了农民的批评,还向他表示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