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与地位
名声与地位
庄子认为,名声,金钱和地位都是身外之物。我们的目光应该放的更远,去追求更有意义的梦想,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猫头鹰与鹓鶵
古代:
在《秋水》篇里,庄子的朋友惠子当了梁国的宰相,有人谣言庄子要抢宰相之位。惠子很担心,于是下令整个梁国搜捕庄子。庄子跟惠子见面时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鹓鶵根本对老鼠一点都没有兴趣,猫头鹰却怕鹓鶵抢走它的老鼠,可说是自己吓自己。明显的庄子是以鹓鶵自比, 鸱则是指惠子,相位在庄子眼中形同腐鼠,只有鸱一般俗鄙不堪的惠子才拿它当宝贝。我们认为庄子其实是想劝告惠子,不要过于看重地位,过得提心吊胆。
猪
古代:
在《达生》篇里,主持宗庙祭祀的官吏对着栅栏里的猪说:“汝奚恶死?吾将三月豢汝,十曰戒,三日齐,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官史喂养猪三个月,用十天为它上戒,用三天为它作斋,铺垫上白茅,然后把它的肩胛和臀部放在雕有花纹的祭器上。官史认为猪应该很幸福,并不理解猪为什么要讨厌死。这个故事具有讽刺意味,暴露了天下所有热衷名利富贵者的丑恶灵魂。它告诉读者猪可以比人更有智慧,不会因为欲望而冲昏头脑。猪宁愿用糟糠来喂食,在猪栏里好好活着。但是相反的,人却希望生时有荣华高位的尊贵,死后能放在雕画的柩车上、彩饰的棺椁之中。这象征着人类会为了那些美好的表象,而损耗自己核心的生命。很多当今社会的人喜欢荣华富贵,为了名声,金钱,忽略了家人,朋友,甚至自己的快乐。庄子在暗示我们不要一直盲目工作或学习,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活得快乐,是否是在为了自己而活着。
与现今社会的关联:
在我们的社会里,很多人为了守护自己的名声和财富,每天惶惶不安。他们时时刻刻都担心别人会抢走自己的一切。但是,名声的本质是他人的评价,与一个人的品格修养没有任何关系。地位也不是永久的,钱财花完就没有了。在庄子看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简单质朴。一个人的境界越高,越注重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享受。
大鹏与大鱼
古代:
在《逍遥游》篇里,庄子提到了中国神话里常常出现的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鹏和大鱼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庄子通过一条巨鱼变成大鹏的画面,暗示我们要不断磨练自己,不断进取。只要当我们累积了充分的学力、眼界和道德修养,我们才能像鹏一样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与现今社会的关联:
当史蒂芬‧霍金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但是,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继续醉心研究。后来由于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全身瘫痪。但之后他并没有放弃,而一生贡献於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也因自己的磨练,而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
井底之蛙
古代:
在《秋水》篇里,青蛙对鳖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前来参观,但结果 “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 矣 。 ” 鳖告诉青蛙:“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坎井之蛙听到东海之鳖对海的这段告白之后 “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青蛙觉得自己占据了一口井,自由自在,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但是,鳖看过井外的世界,知道大海比井更宽,更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井底之蛙”的出处。作者本意是为了阐释小知不如大知的哲理,客观上却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成功塑造了两种性格鲜明的动物,一蛙一鳖都让人印象深刻。青蛙引以为傲的井竟然容不下东海之鳖的一条腿。庄子在这里的动作描写具有讽刺意味,让读者能马上了解到青蛙和鳖的眼界有着天壤之别。除此之外,庄子也通过神情描写,更加生动地刻画了青蛙的失落感。庄子讽刺了目光狭窄,安于现状,却大言不惭的人。这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充实自己,即使在处在现今资讯爆炸的时代,也要提升自己,净化心灵。我们应该把目光放远,把志向放得更高,鞭策自己去达成目标和追求理想。
与现今社会的关联:
在现今社会中,眼界非常重要。有眼界的人有长远的目标,有更大的志向,比普通人更有想法,因此脱颖而出。如果我们的思想狭窄,我们能做的事情就很有限,和别人比较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不足。
新加坡的很多领导人有眼界,其中一位就是我们的国父李光耀先生。李光耀,新加坡开国元首,曾任新加坡总理,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是20世纪最有声望的亚洲政治家之一。作为一个政绩卓著的领导人,李光耀凭借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社会洞察力。李光耀说,“对眼下的局势及其起因有正确的认识,是了解未来可能如何发展的先决条件。我的观点建立在自己的观察,和过去50年参与政事时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的基础上。无论世界怎么样,新加坡都得去接受它,因为它实在小得无法改变世界。不过,我们可以尝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在本区域的“巨树”之间穿梭。”
李光耀认为,中美关系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大巨头之间的和平与合作将给亚洲带来稳定。所以即使是很小的冲突,双方都必须竭尽所能加以避免。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新加坡的总体战略是确保即使搭上中国非凡的经济增长列车,也不切割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尤其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