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珠頸斑鳩也是親戚。我的身體大部分呈淡紫褐色,背上有黑色羽毛,還帶有紅褐色的鱗狀花紋。叫聲聽起來像低沉的「咕、咕-嗚、咕、咕」,是臺灣常見的鳥類之一。
連結來源:台灣外來鳥種監測網
叫聲如「啾─啾─啾─」,但我也會學各種聲音,甚至我也會學人話喔!
我是外來種,常常會跟台灣本土八哥搶地盤及食物,我跟他最大的差別就是我的嘴巴是黃的,而台灣本土八哥嘴巴是白的。我常常在紅綠燈上面築巢,所以街道上可以常常看到我喔!我很兇,我會吃比我小的鳥,如麻雀跟綠繡眼,有人說現在的麻雀變少了,都我做的好事!嘻!
連結來源:台灣外來鳥種監測網
我跟八哥是親戚,我也是外來種,如果撿到我,請帶我回你家或幫我找好主人,因為我在野外會欺負台灣原生的八哥,也會欺負其他鳥類。
黃尾鴝是一種不常見的冬候鳥,牠們在秋天從北方飛來臺灣過冬,直到次年春天才離開。黃尾鴝屬於鶲科,是中型鳥類,身長約14至15公分。雄鳥的喙、頭、背和翅膀是黑色的,胸部和腹部是橘紅色,尾巴也是橘紅色的。雌鳥則是全身棕褐色,雙翅上有白斑。黃尾鴝喜歡站在突出的枝頭觀察四周,不時上下擺動尾巴,擅長追捕昆蟲,也吃漿果和植物種子。牠們常在低矮的樹枝間活動,動作快速、準確。黃尾鴝在冬天會保護自己的地盤,經常驅趕其他同類。這種鳥在每年10月到4月期間都能在臺灣的平地和中海拔山區見到,是觀鳥愛好者的驚喜發現。
一種像小鼠的哺乳動物。頭部和背部呈棕褐色,腹部為棕灰色或灰白色,遇天敵會放臭味,逼退天敵。多生活在山林、田野、沼澤中,捕食昆蟲、蝸牛、蚯蚓等,也吃植物種子和穀物。
連結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赤腹松鼠是台灣常見的松鼠,生活於中低海拔森林,牠們除了取食植物,同時也替植物傳播種子。牠們有紅褐色的腹部,長長蓬鬆的尾巴,黑溜溜的眼睛,模樣真是可愛。
松鼠是齧齒目的哺乳類動物,齧齒的意思是指上下門齒在啃咬時會磨牙,但又能不斷地生長,聽起來是不是很厲害呢!牠們會在秋天找尋堅果來過冬,並將這些堅果藏於樹洞或推入土中,但常常忘記藏到哪裡,也就間接幫助樹木散播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