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520 小屋建築&侯車亭模型
搭著課本小小建築師單元,
重新再走一回二年前翻轉候車亭的課程,
帶孩子到現場同理心感受,發現問題所在,
回到教室,以小組便利貼方式,討論解決策略,
完成模型的設計圖,蒐集材料,
進一步進行創作,將心中想法實踐呈現~
我給了孩子穩固性、功能性、美感性的三大標準,
孩子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媒材的可能性,
也在穩固與倒塌間,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法,
在老師一再追問下,必須更深刻的設想,
所有「設計」的用意和目的,
所有「裝飾」的效果和意義,
作品的美醜是其次,
過程中的思考和突破,
才更是我想要的價值~
(借用二年前1090319美感計劃寫下的文字做個省思)
從設計思考的觀點立場出發,
和孩子一來一往的探究著生活情境問題,
為了讓創作者更有感,
我還特地鎖定負責打掃的班級,
來進行討論,發想,創作~
從侯車亭的存在價值,實用性,美感與在地意象,
孩子的視角和大人的觀點考量,
有雷同,也有矛盾衝突,
我的用意只是單純的希望這個空間,
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能提供安心溫暖的感受,
能留下小孩童趣的設計軌跡,
能讓在地意象更加顯著和被認同~
但理想和現實永遠是有距離的,
行政端要考量經費與管理性,
設計師那頭要顧慮材質架構的可行性,
教學這頭希望落實學習者思考後的問題解決,
三方的共識與交集忽遠忽近,
成就一件「美」事,真不容易~
教學者的任務,
從提供引導的前置作業,
團討中聚焦問題,尋求創作靈感,
資料查詢和設計圖,給予發想的空間,
不侷限的材料供應,
因為我想看到更多的嘗試和可能性。
侯車亭小模型的建構,
是一種將夢想落實的歷程,
不論大人的世界如何紛擾,
孩子永遠擁有做夢的權利,
這個試誤學習的過程中,
看得見邏輯思維,耐性,態度的具備,
生活經驗,問題解決的能力展現,
有時刻意讓孩子領略失敗的挫折感,
鼓勵他們重新找出解決的方法,
那自我挑戰後成功的喜悅,
更勝於一路順遂~
創作者:502李*誠
創作者:502陳*誠
創作者:502蔡*恩
創作者:502陳*禾
創作者:502柯*芸
創作者:502侯*汝
創作者:505康*恩
創作者:502林*丞
創作者:502陶*潔
創作者:502曾*云
創作者:502宋*芹
創作者:502宋*睿
創作者:502郭*宏
創作者:505陳*淳
創作者:502許*玲
創作者:502蔡*翰
創作者:505朱*勒
創作者:505陳*勛
創作者:505黃*淳
創作者:505黃*涵
創作者:502杜*愷
創作者:505曾*瀚
創作者:505陳*綸
創作者:505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