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兼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所長
本實驗授課教授(很電)
•需要加入SDS的原因(ipad 手繪)
蛋白質電泳是一種常用的生物分析技術,它基於蛋白質在電場中的運動行為。這種方法可以根據蛋白質的大小、電荷和形狀將其分離和純化,進而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蛋白質電泳的原理基於蛋白質在電場中的電荷特性和運動速度差異。當一個蛋白質混合物被施加電場時,蛋白質分子會受到電場力的作用而遷移。這是因為蛋白質分子帶有正電荷、負電荷或兩者的組合,而在電場中會受到電場力的引導。
在蛋白質電泳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簡稱PAGE)。在PAGE中,聚丙烯酰胺凝膠被用作固相介質,其孔隙大小可以控制蛋白質分子的遷移速度。注意,因為Acrylamide(丙烯醯胺)為神經毒劑,因此在實驗時務必戴上手套,並避免讓手接觸到聚丙烯酰胺凝膠。
當蛋白質樣品被加載到聚丙烯酰胺凝膠上後,一個電場被施加在凝膠中,通常是從一端到另一端。正電極會吸引帶負電荷的蛋白質,而負電極會吸引帶正電荷的蛋白質。由於不同蛋白質之間的電荷性質和大小差異,它們會以不同的速率移動。
當電場通過凝膠時,蛋白質會在凝膠中的孔隙中移動,並逐漸分離成多個蛋白質帶(bands)。較小的蛋白質通常會移動得更快,而較大的蛋白質則移動得更慢。這種分離是基於蛋白質的尺寸和形狀差異。
在電泳過程完成後,凝膠上的蛋白質帶可以被進一步觀察和分析。常見的方法是使用染色劑(如Coomassie藍染劑)將蛋白質帶著色,使其可見。此外,可以對蛋白質進行進一步的分析,例如質譜分析(Mass Spectrometry)以確定蛋白質的結構和特性。
蛋白質電泳利用蛋白質在電場中的電荷和尺寸差異,通過分離和移動速度的差異,將蛋白質分子分離成不同的帶,為我們研究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1.準備電泳槽
用酒精將短玻璃與長玻璃擦拭乾淨
使用ddH2O測試膠台是否會外漏後,用圖畫紙把水吸乾
2.製備與加入下膠
下膠配方:
H2O:4.6ml
29% Acrylamide Mix:2.7ml
1.5M Tris(pH 8.8):2.5ml
10% SDS:100μl
1% TCE(2,2,2-Trichloroethanol):100μl
TEMED:6μl
10% Ammonium Persulfate(APS):100μl
加入下膠
加入6.5ml下膠至兩片玻片之間,緩緩加入2-3ml水
等待下膠凝固後,去除玻片之間的上層液體,準備加入上膠
3.製備與加入上膠
上膠配方:
H2O:3.4ml
29% Acrylamide Mix:830μl
1.0M Tris(pH 6.9):630μl
10% SDS:50μl
TEMED:5μl
10% Ammonium Persulfate(APS):50μl
加入上膠
加入上膠至兩片玻片之間,並插入10wells尺梳
等待上膠凝固後,小心取出整片膠
小心地加入下膠
將尺梳插入上膠
將蛋白質樣本加入well
電泳槽通電進行蛋白質電泳
為了方便察看結果,整張照片經調色處理
為了方便察看結果,整張照片經調色處理,並以紅色圈選樣本位置
使用Polarr影像編輯軟體疊合兩個圖層,方便進行分子量的比對
利用protein marker作為判斷基準,比對蛋白質樣本的分子量為何
兩個蛋白質樣本分別為胎牛血清蛋白和酪蛋白
以圖呈現他們各自的電泳移動距離和分子量的關係